大运河是流动的,也是诗意的

2024-09-30

舒羽 大运河国际诗歌节创办人、诗人

杨芳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展教部主任

周意 杭州意汇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大河汤汤,文脉悠悠。古往今来,无数文人为这条集水脉和文脉于一体的大地长卷,书写动人篇章。前人之笔写尽漕运的繁华与忙碌,今人之思吟诵流动的两千年史诗。

在诗人舒羽的眼里,这条流淌千年的运河有着自己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这条河流属于水的气息,以及千年来运河所承载的运输使命;而变化的是两岸被不同的空间与人物入驻,带来不同的时代景观。”

作为运河沿岸时代景观的“建构者”之一,舒羽选择在运河边扎根的原因很简单——舒适感。2011年,舒羽正在为自己的咖啡馆选址,江南水乡的古朴典雅,杨柳依依的运河沿线,还有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区,满足了这位自由诗人对于“舒适感”的所有定义。于是,落址、扎根、驻守,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多年。

对于舒羽来说,运河旁边的咖啡馆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场所,而是文化交流的集散地,是“大运河的诗人客厅”。枕河而居的地理条件,让运河两岸的建筑及景观自带文化属性。

从诗人的眼里看运河,“比城市更悠久的是河流,比河流更永恒的是语言。如果说西湖是杭州的心脏,大运河则是它跳动的脉搏,在古老又年轻的律动中,诗是最好的注解,也是杭州这座诗歌之城最诗意的打开方式。”舒羽表示。

于是,以水为媒,以诗为桥,第一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应运而生。2012年9月,十多个国家的35位诗人在此相聚、品读运河,为运河而歌的同时也串联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渠道。

此后,“大运河国际诗歌节”变成一年一度的固定活动,每年秋天,一周为期,舒羽会组织诗人朋友们临水宴饮,赋诗歌吟。内容从诗人与诗人的对话,变成诗人与城市的对话,再拓展到进社区、进校园,走向杭城的各个角落,运河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学意义。

天南海北的诗人因为运河相聚后又四散,他们带着运河上的人、景、物化成的记忆与文字又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已经举办了13届,全世界近500位诗人、作家、艺术家曾在这里读诗、写诗和吟唱,诗歌节也逐渐成为运河和杭州递给世界诗坛的一张诗意名片。

今天,沿着拱宸桥再拾级而上,迈入桥西历史街区,左手边的中国梧桐会在夏天开满淡紫色的花,树下的舒羽咖啡馆娴静又独立。“让我们一起来虚度光阴吧”是店里的slogan,也是舒羽对于运河生活的诗意想象。

两千年流动的“史诗”依然在奔涌,这条古老、忙碌、负重的运河在沿岸不断变化的景观中逐渐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与活力。而舒羽也会以2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为目标,继续为大运河国际诗歌节献力,让“诗和远方”在桥西融合,让诗意运河深入人心。

读懂两千年的运河时光 文化在这里“流动”起来

千年运河,奔流不息,她是帝制时代的伟大工程,也是“活着的人类遗产”。

在杭州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毗邻大运河最南端标志建筑拱宸桥的旁边,矗立着国内首家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静静诉说着两千年运河的“前世今生”。

走入博物馆,序厅里两根立柱映入眼帘,柱底装饰着中国传统瑞兽趴蝮,这是拱宸桥的桥柱。立柱中间,一艘漕船正“扬帆起航”,背景是循环播放的《北行的运河漕船编队》,在近100平方米的超高清大屏幕上,展示着古时漕船沿着运河从杭州出发、一路北上的景象。

“这是去年老馆提升改造之后的新设计,从大运河的漕运功能开始,开启两千年的时光之旅。”杨芳介绍道。在这里工作18年的她,见证了博物馆从建成到今天历经的两次改造。

时间的指针倒回2006年,当时,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杭州市运河保护整治“一馆二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系列工程中的开篇之作,“作为国内首家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它的建成开放被国家文物局认为是填补了博物馆界的一大空白。”对此,杨芳深感自豪。

但是,当时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仍处于初创期,缺少相关的馆藏文物。如何让博物馆丰富起来,更具有参观价值?这成为困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问题,后来杨芳和同事们另辟蹊径,“用声、光、电来丰富整个场馆”。比如,用三维动画让画里的人、车、马动起来,加上声、电、光的配合,观众坐在展厅中间,就好比看一场运河的历史电影。

科技在博物馆里的应用,使得运河文化“流动”了起来,而在今天,“文博热”兴起的同时,科技与运河文化的融合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文化的互动。

老馆升级改造后,微缩模型场景、现实增强技术(AR)、幻影成像、影像融合……多种展示展陈技术形式,真实还原了大运河古代工程遗产,运河流淌千年的时光也逐渐在人们眼前铺陈。新馆开放至今,已有超130万人次前来参观。

运河文化的“流动”也从展厅蔓延至更广阔的环境,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运河流动讲堂”进学校、“运河拾贝”社团课、“恰同学少年 品运河千年”走亲活动、“运河十二时辰运河十二人生”系列研学项目等,让孩子们在解密与探索中,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共鸣。

在即将到来的国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推出“运河十二时辰 运河十二人生”研学项目的第五个主题——“漕丁历险记:找寻遗失的时光宝图”研学活动,借助“京杭运河漕运勘舆图卷”开展一场穿越时空的寻觅;还策划了“巧手慧心,文化‘船’承”文化工坊活动,邀请孩子们化身小小造船师,DIY一艘运河宋船。古老的运河故事在这里拥有了全新的讲述方式……

小时候,运河是“家门口的一条河”

现在,它是“世界的大运河”

俯瞰整个京杭大运河,南端的终点标志——拱宸桥静静伫立在运河之上,见证岁月的流淌,亦在时光中被打磨。在风吹、雨浸、日照、月映的过程中,如同守望者一般,历经城市的变迁。

“运河女孩”周意的人生也在这里翻开故事一页。作为“第四代运河人家”,从“太太”那一辈就在运河旁边扎根生活,周意对运河有着从基因里带着的复杂情感。

对她来说,小时候,运河是“家门口的一条河”,拱宸桥是连接家人工作与生活的交汇点,“桥东生活、桥西工作”是当时很多运河人家的生活模式。“那个时候的运河还是有点气味的,两岸是老工业区,沿线充满着嘈杂的市井火热。”周意回忆道。

彼时,运河两岸排布着的浙江麻纺厂、杭一棉、杭丝联等“大厂”构筑起杭州工业经济的底色,但运河也在喧嚣的老厂房气氛里充满锈色,污浊的水质、脏乱的环境,一场变革亟待发生。

20世纪90年代末,拱宸桥地区开始旧城改造。随后,运河的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也逐渐启动。周意对运河的记忆在这个时间段出现转变。“最明显的变化是周边开始变‘绿’了,运河两岸种起了小树苗,从以前工业的‘火热’开始逐渐生机盎然,充满绿色的生命力。”

告别脏乱差的环境和工业生态,以自然景观为核心的发展主轴开始重构,运河焕新“上线”。新景观催生了新业态,随着褪去工业的气息,曾经的建筑区被新的产业入驻。

周意也是这老城新业态的一分子。2012年,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毕业之后,周意回到了运河旁,随后入驻丝联166文创园,以大运河文创品牌为目标,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消息让运河站在了世界的面前,周意拥有了第一波坚持的勇气。而后随着G20杭州峰会的举行,运河边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陌生面孔,亚运会的到来也让身边的异国面孔成为大家的习以为常。运河不再是周意记忆中“家门口的一条河”,而成为“世界的大运河”,这些变化都让周意对未来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更加坚定的底气。

前年,周意拓展了企业发展的空间,在桥西历史街区觅得一间两层小楼,临河而立,拥有欣赏运河和拱宸桥的最佳C位,并将它起名为“运河南端有个我”,自此运河边也多了一间“会客厅”。在这里,温州小伙为拱宸桥慕名而来的故事让周意心生自豪,七八十岁的外国夫妇在这里留下一家五口横跨20年的合照让周意感动不已……不同年龄、不同国家、不同皮肤的人在这里相聚,继续讲述着与大运河的故事。

如今,运河两岸,绿意丛生,游人如织,满目新景入画。在时光里,大运河依旧汩汩流淌,周意很喜欢在店里的落地窗前看运河边上往来的货船,“这些拖船的存在,是大运河‘活着’的证据,流动的大运河每一帧都是历史。任时代沧桑变化,它永远年轻,也永远苍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