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8年参与宪法宣传教育

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2024-09-27

商报讯 (记者 周雨菲) 杭州市北山街84号,青砖上“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几个字格外醒目。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在绿荫的庇护下,山林间的白色房子静待市民游客到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楼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

而王玲是“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第一批志愿者,已连续8年参与宪法宣传教育、讲述宪法历史与宪法故事,如果你曾经到过这方红色天地,也许就是从她的口中了解那些波澜壮阔的往事。

每天早晨7点,王玲从家里出发,乘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到馆内,节假日、双休日几乎从未缺席。

最开始,她的包里总会备着一个透明塑料袋,“以前晕车很严重,坐两站就要吐,没想到成为讲解员的这些年,反而把这个毛病给治好了,也算是意外之喜。”电话那头传来王玲爽朗的笑声。

“你以前是不是老师?”很多人在听完王玲的讲解后都会问她这样一个问题。事实上,在成为一名讲解员以前,她从未站上过三尺讲台。

“得知陈列馆招募志愿的时候,一开始我不敢报讲解员这个岗位,一方面觉得宪法是高高在上的,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另一方面总是担心会讲错。”谈及当时的心境,王玲说自己暗暗较劲了很久,最后还是一咬牙迈出了“舒适圈”。

为了能够做好宪法宣传教育工作,王玲日复一日地练习着讲解词,公交车上、西湖边或是家里,上千的文字一开始背不下来,就选择用最“笨”的办法——抄写、默写,就这样一点点和记忆力死磕。在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中,不断进阶,由“小白”成长为游刃有余的“大神”。

当年起草小组使用过的桌椅家具,毛泽东批改宪法草案的手稿、北京杭州两地往来讨论修改宪法草案的书信……无论是哪一个展品,王玲都能清楚讲述其背后的故事。7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她已来来回回不知道走了多少遍。

如今,面对不同的群体,王玲练就了因材施教的本领,比如当有“小伢儿”进场时,她总会一键切换成“温暖模式”,变得格外耐心,“对于孩子们来说,宪法相对是比较枯燥的,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希望通过加入一些小游戏或者鼓励、夸赞的表达,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一颗关于宪法的种子。”

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今天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许多“王玲”的努力下,被越来越多市民游客所熟知。

在很多人看来,王玲到了该好好享受退休生活的时刻,但她似乎早已在忙碌中忘记了一切,就像一颗不会停止的陀螺,“能够参与宪法宣传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希望能工作到动不了的那天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