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为国“听海”

“时代楷模”杨士莪的四个角色

2024-09-22

杨士莪(中)为学生讲解水声实验(左图)。杨士莪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右图)。新华社发

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新华社9月19日报道,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杨士莪,生前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是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

今年3月19日晚,杨士莪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3岁。

●学科创建人

敏锐嗅到水声科学重要性,于是改行

杨士莪于1931年出生。新中国成立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的他毅然报名参军,后来到第一海军学校(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任教。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开始筹建,这是我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因地处哈尔滨,被称为“哈军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杨士莪再度北上。

1956年,中国制定了《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在聂荣臻元帅主持拟定的《关于十二年内我国科学对国防需要的研究项目的初步意见》中,水声与航空、导弹等被列入规划发展的主要项目。他敏锐地嗅到了水声科学的重要性,决心投身于这一事业。

1957年,杨士莪被派往苏联进修。当时,我国水声学科亟须填补空白,他便从天文学改行研究水声。因为光波、电磁波等在水中“寸步难行”,声波可以远距离传播。

其间,杨士莪发现有两个关键技术实验室对他这样的外国人是紧紧关闭的,一个是声呐设计研究室,另一个是舰船噪声研究室。

这一现实让杨士莪认识到,技术越发展,保密性就越强,即使别人给一些东西,也只能是性能次先进的技术,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收国外先进成果,走自主研制的道路。

这期间,杨士莪有幸参加了中苏联合南海水声科学考察,“这次考察让我接触了水声实际的海上工作,水声实验需要什么设备,实验过程怎样安排,怎样获取实验结果……我脑海中形成了完整的框架。”

此后,杨士莪回到哈军工,开展水声学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写出了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著作《水下噪声原理》,出版了国内最早的声学理论著作《声学原理》《水声传播原理》,编写了一系列相关教材……

70年多来,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杨士莪始终引领前行。无论是海洋矿产勘探、船舶导航、水下作业等海洋资源开发,还是海疆保卫重任,都离不开水声学,离不开他所打下的基础。

●科考带头人

带领团队实施大型深海水声考察

1994年,年过花甲的杨士莪担任首席科学家和考察队队长,主导了中国人自己对南海的水声考察。

当悬挂着五星红旗、承载近百名科研人员的“勘测三号”和“实验三号”水声科学考察船驶入南海时,杨士莪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中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堪称中国水声界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

在深海区作业时,赤道附近的太阳几乎垂直照射,甲板温度达70余摄氏度,年过花甲的杨士莪坚持长时间在海上实验,在酷热、缺水的环境下一直坚持到实验结束。

当考察队员劳累一天入睡后,杨士莪确保人员、设备安全无虞后,继续研究后续的实验方案。他深知中国水声界多年的等待和筹备、国家的资金投入等的不易,考察任务必须完成。

考察获得了丰富、可信的实验数据,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为中国水声事业锻炼了一大批新生力量……让杨士莪欣慰的是,以此为基础,20余年后,中国水声研究走向更广阔的深蓝大海。

杨士莪88岁高龄时,依然参与了海上实验,“搞研究,不到现场怎么行?大海变幻莫测,坐在家里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他奋斗的脚步从未停下

几十年来,杨士莪带领团队完成了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研制,为“蛟龙”号、“科学”号所用的国产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奠定了基础;主持设计并建造中国首个针对低噪声水洞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

“落点水声测量系统”不但为中国首次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取得成功作出了贡献,也填补了中国深海水声传播研究和深海水声设备的空白。

2016年,国家海洋局为85岁高龄的杨士莪颁发“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但他奋斗的脚步从未停下。试验设备研制、海洋水文条件监测、海试数据分析……他坚持参加科研海试和科学考察,很多项目都会过问、筹划。

●行业育才人

“90后”院士站着授课

“只要是国家、社会需要的,就是值得干的。”2022年9月,“90后”院士杨士莪为00后新生授课的视频刷屏朋友圈。当时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一站到底的院士”。

从教70年来,他总是站着给学生讲课。“站着讲课,我能加上动作,自在又形象。”杨士莪说。

的确,杨士莪不仅在科研领域“站”得坚定,更在育人岗位上“站”得执着。

虽然常年忙于科研,但杨士莪从不放松教学。遇到重要科研任务需要外出,他便调整上课时间,回来后,第一时间给学生补上。

“我很幸运,年轻时遇到许多好老师。我深知良师对于人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教好青年们。”耄耋之年,杨士莪仍承担着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诸多教学工作,每一堂课,他都精心准备,并且坚持站着为大家授课。学生们看着心疼,为他搬来椅子,但每次他都笑着挪开。

写工整的板书、讲前沿的知识,目光平和、声如洪钟,慢条斯理、充满睿智……每当课堂结束,不少学生起立鼓掌,还有的冲上讲台请教问题、与他合影,他都一一应下。

学生们说,请他审阅论文,一两天就能得到反馈,修改意见写得清清楚楚。

培养了110多名水声专业硕士博士

杨士莪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提升了中国水声教育水平。从这里走出的人才占据全国水声科研界的半壁江山,学校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水声事业的摇篮”。

如今,哈尔滨工程大学已成为国家水声事业发展的人才库、专家库和水声技术基础研究中心,我国水声行业6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70%以上高级专家,都从这里走出。

据统计,杨士莪累计培养了110多名水声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多数已经成长为科研及学术骨干,我国水声领域的三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曾受他指导。他曾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龙江楷模”等称号。

●生活实在人

对夫人对学生都爱护有加

60余年来,杨士莪以海为家,在家人眼里,他也是个合格的丈夫、父亲。

杨士莪和夫人谢爱梅自幼相识,多年来鸿雁传书,相知相爱。谢爱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先后在东北林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作。1956年,二人喜结连理。

虽然聚少离多,但夫妻二人感情深厚。杨士莪喜欢骑自行车到课堂给学生讲课,也喜欢用自行车载着夫人行走在校园间,这成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

谢爱梅晚年身体不太好,因脑溢血常年卧床,靠轮椅代步。杨士莪总是亲自为夫人推轮椅。

“先生不仅教我们做学问,让我们在研究上‘站得住’;还教我们做人,让我们一生‘站得直’。”哈工程水声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海刚第一次拜见先生就“惨遭批评”,“第一次去先生家,没听师兄的劝,出于礼貌,拎了一袋苹果。原本笑眯眯的先生顿时脸一板:‘我早就定了规矩,不许学生送礼。就算是出于好心,也不能助长歪风!’我只好乖乖地把苹果拎了回去。”在水声工程学院,不让学生花一分钱的传统延续至今。

(信息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光明日报、环球人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