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倾尽半生心力 只为与八百年前的“这只猫”相遇

2024-09-14

商报记者 江晓微 通讯员 张春霞

猫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让自己从“捕鼠工具”晋升为了“萌宠”,以其可爱的外表和通人性的特点,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铲屎官”。除了如今软糯的萌宠猫咪惹人喜爱,早在800年前,杭州半山就有一只“小猫”火遍了杭嘉湖地区。

它就是“半山泥猫”,据《杭俗遗风》中记载:“半山出产泥猫,大小塑像如生,凡至半山者,无不购泥猫而归,亦一时之胜会也。”然而在时代洪流的冲刷下,曾火急一时的半山泥猫突然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为寻找唤醒古老的技艺,半山街道金星社区居民杨连珠及其团队多年孜孜不倦地探索钻研,不较得失,不求回报,倾尽半生心力,使得这一吉祥之物再现于世。

与半山泥猫的缘,似乎妙不可言

杨连珠自述她与泥猫的缘,妙不可言。她养父曾是半山上塔伏虎院寺庙最后一位当家师,因此杨连珠整个童年都是在半山的各大庙宇间度过,其中屡修屡废却香火不断的半山娘娘庙她最熟悉不过,也将半山娘娘庙视为她的第二个家。

而半山泥猫习俗就源起半山娘娘庙。“传闻半山娘娘原为一倪性女子,以蚕桑为业,家中鼠患好食蚕苗,娘娘便养猫护蚕,可是一只猫只能顾及一面,无法大范围遏止鼠害,于是娘娘闲暇时便用半山山土和自家井水,手工捏制一只只双面泥猫放在蚕匾上,效果明显,蚕花兴旺。自此之后双面泥猫进一步演化为能消灾祛邪、带来好运的吉祥物,明清时期,各地蚕农就成群结队,坐船沿运河至半山娘娘庙进香祈福、请购泥猫,用于‘避鼠’,祈求丰收与安康。清朝末年,半山泥猫习俗渐趋衰微。”杨连珠介绍道。

进入21世纪,制作泥猫的手艺早已失传,而双面泥猫的实物也早已销声匿迹。2002年,为了保护半山文化,还原泥猫民俗,杨连珠和倪氏后人联合了一批民俗爱好者,共同筹建了皋亭文化研究会,作为会员的她,尽心尽力奔走在挖掘半山泥猫的第一线。经过多年寻找,最终,一行人在江苏无锡的泥人厂中找到了一只印有“半山泥猫”四字的双面泥猫,通过对实物和文献的进一步比对和研究,确定为原版半山泥猫。

还原艺术风貌,传承技艺之美

虽然有了一个以前的版式,但没技术,泥猫的量产和传承依旧存在不小的困难,经过考虑,杨连珠在泥人厂住了下来,利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向手艺师傅加紧求学。

“师傅和我说泥和模具是两个最为至关重要的工具。青紫泥具有细腻、坚硬、不易干裂等特点,使其成为制作泥猫的理想材料,但当时这种专门用于泥塑的青紫泥价格高且很难买到,一开始我就自费用石膏制作,所以第一代的半山泥猫都是石膏制成的。后面也是经多方打听,了解到青紫泥的制作工艺,在山泥中加入桃浆、桃花纸、桑树皮,打碎并反复捶打,才有了黏性极高的优质泥原料。而模具直接关系到泥猫的质量和生动活泼的造型,我们团队为了展现双面泥猫的美感,又不想失去原始的古朴韵味,经过多日反复推敲,才确定第一版半山泥猫的整体造型及色彩。”

“即使是有模具的情况下,既要做到成品不裂,又要保证图画美观,其实是需要下功夫的。”杨连珠表示,半山泥猫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取泥、踩泥、打泥、模制、修胚、晾干、打磨、描底、彩绘、插猫须等十几道工序,正因为步骤多,所以制作的每一步都需要重视三个“细”,细心、细致和细节,一点一点地打磨作品,才能完成最完美的手工塑造,这也就对技艺师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年传承推广,泥猫技艺不朽

二十多年过去,半山泥猫已创新到第五代,成为了半山民俗特色之一,杨连珠也成为了少数几位能够制作半山泥猫的师傅。2024年她被认定为半山泥猫习俗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而她所坚持复原的半山双面泥猫的事业也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的重视和支持,早在2007年半山泥猫就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多年来,杨连珠受各单位活动邀请,积极投身于半山泥猫的宣传和教学中,不断推进半山泥猫的公益活动,获得不错的社会反响和口碑。现在,她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带徒授业上,把自己的技艺经验传承给年轻人。很多人来找她学习半山泥猫的制作,她来者不拒,不遗余力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她希望通过爱好者的加入,让半山泥猫习俗融入更多新鲜血液,给半山泥猫作品带来更多的创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已近古稀之年的杨连珠看着如今半山泥猫的普及,她深感欣慰,“也许半山泥猫的载体是老旧的,但它旧瓶装新酒,其蕴含的文化与审美至今也有价值,半山泥猫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会坚持传承下去。”杨连珠温柔的话语中蕴含着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