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来了,你期待吗

2024-09-11

本报评论员 徐昕

还记得杭州亚运会上“出圈”的机器狗吗?那是世界首次将机器狗用于体育赛事服务。机器狗其实是一种四足机器人,它的商用让我们看到了机器人产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前景。

如今人形机器人也要来了。9月3日,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力争到2027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培育省级及以上高能级创新载体5家、企业研发机构30家;培育链主企业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0 家;全省整机年产量达到2万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关心的是人形机器人会用在什么地方,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实施方案》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场景应用多元化。比如“人形机器人+制造”,提升人形机器人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人形机器人+服务”,推动在迎宾接待、养老陪护、家庭服务、商超导购等多元化服务场景中的应用,面向高低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恶劣作业场景需求,提升特种作业效率与安全性;面向制造、商贸、建筑、医疗、养老、应急、家政等领域,建立人形机器人场景需求清单和供给清单。

也就是说,未来四年,人形机器人不仅将迎来研发热潮,还将深入浙江人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实现广泛应用。

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对杭州来说是个重大机遇。《实施方案》提出,支持杭州搭建“公版”通用整机平台,重点发展通用人形机器人,面向健康养老、商业服务和特定场景应用需求,发展服务人形机器人和特种人形机器人。支持杭州围绕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感知等智能系统,突破自身智能技术,赋能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提升。发挥杭州、宁波等地科创资源优势和整机企业带动作用,谋划建设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杭州作为“数字之城”,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将抢占竞争制高点,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实施方案》体现了浙江人的改革精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提到“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浙江提出面向养老陪护和危险恶劣作业场景应用需求发展人形机器人,就是将多个不同领域的改革举措结合起来,引导人工智能朝着提高生产率和满足人民群众福祉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集成式的改革探索。

想起有一天深夜,笔者在一个酒店大堂,看到四个机器人正同时工作:两个在扫地,一个在送餐,还有一个在为客人办理入住手续。这时有一家人从旋转门进来,大人孩子有说有笑走过,甚至都没有看一眼那些机器人,仿佛人机共处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场景。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科幻片。如今人形机器人真的来了。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我们每个人既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见证者,更将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