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车”如何“再破局”?

2024-09-06

文/商报记者 朱光函 摄影/商报记者 严嘉俊

如果说,公交地铁是城市的大动脉,那么一辆辆“小红车”就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悄然无声地滋养着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在杭州,这座充满智慧与创新的城市,数字大脑每时每刻都在通过上亿次的精密运算调整着城市大动脉的律动。而在“小红车”的总部,一套名为“公共自行车运营综合管理平台”的系统,同样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遍布全城各个网点的“小红车”的借还情况。“‘小红车’借还的潮汐效应极为显著,借助这套系统,我们能够随时掌握全市‘小红车’的动态,并据此进行科学合理的车辆调度。”

在数字化的大潮中,“小红车”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诸如扫码租车、电子围栏等,不仅极大地简化了租借流程,更显著提高了车辆管理的精确度与效率。这种智能化的升级,不仅让用户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同时也标志着“小红车”正逐步迈向智慧交通的新纪元。

“小红车”如何更好骑?

面对共享单车的兴起,那些曾经被认为已经过时的传统公共自行车——“小红车”,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今年5月1日,“小红车”迎来了它的十六岁生日,作为献给杭州市民的一份厚礼,1616辆亲子小红车与1500辆电子锁小红车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小红车”的家族阵容,更是向世人展示了杭州在绿色出行领域所取得的创新成就。尤其是电子锁小红车的普及,标志着“电子围栏”服务的深化,使得“小红车”在实现精准停放的同时,也为城市交通秩序的维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随着新一轮电子锁小红车的投放,杭州城区内的电子锁小红车数量已突破18000辆,电子围栏服务点亦达到了700余个,构筑起一张覆盖广泛且高效便捷的共享出行网络。与此同时,对于老旧小红车的淘汰更新,则进一步提升了车队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让“小红车”在新时代的道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变化,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小红车”大胆调整战略布局,优化服务网点布局,通过拆除部分旧服务点并增设新的服务点,使得资源分配更加合理。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对城市脉络的深刻理解,是对未来趋势的准确把握。

“自我造血”是关键

每一次的蜕变都是“小红车”对自我极限的挑战,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探索与实践。自问世以来,“小红车”便不断在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上寻求突破,力求为每一位市民带来更为便捷、舒适的骑行体验。

在浙江工业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伟强看来,公共自行车在不同城市的不同命运,背后反映的是城市在政策投入、市场需求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如一些城市对公共自行车投入较多,在设施、维护、运营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保障;而投入较少的城市,则因设置的站点稀少,导致公共自行车覆盖面有限,用户体验不佳,最终不得不退出市场。而那些公共自行车发展得好的城市,往往有着鲜明的特色,甚至是在经营管理上的独特秘籍。

“自我造血”是实现可持续运营的关键。吴伟强指出,由于公共自行车的公益性质,其运营大多依靠政府政策扶持或补贴。市民在骑行时,也大多可享受一定时段内的免费使用。这也造成了公共自行车公司主要依赖“输血”,一旦政府支持减弱,运营便可能陷入困境。然而,作为全国公共自行车领域的领头羊,杭州“小红车”最值得称道的便是其“自我造血”功能。目前,杭州“小红车”的计费标准为每次骑行1小时内免费,超过1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收费1元,单日单次收费上限为5元,而每日的租用量大约在20万人次,其中98%的订单都是免费用户。面对如此庞大的规模,如何做到收支平衡?答案在于“公益性服务,市场化运作”。具体而言,政府财政负责硬件设施的投入,而运营费用则通过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解决,例如服务点亭棚广告资源的出让、服务亭的租赁开发等。除了技术升级与精细化运营之外,吴伟强还认为,杭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善的设施服务以及浓郁的骑行氛围,都为“小红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今,看似衰落的公共自行车,实则在默默“进化”,通过技术升级、优化布局、创新运营模式等方式突破短暂的困境,向着更加稳健的方向前行。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那一抹抹鲜亮的红色穿梭于杭城的大街小巷,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温暖的故事。“小红车”不仅是连接起点与终点的工具,更是传递着绿色梦想与希望的使者。在未来的日子里,“小红车”将继续作为这座城市绿色出行的骄傲,引领着更多人加入到这场关乎地球未来的绿色革命中来,共同谱写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