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贡献杭州经验

2024-08-07

本报评论员 徐昕

8月2日,全国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暨便民生活圈建设调研座谈活动在杭州举行,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会上指出,要统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用好用足财政、税收等政策,培养壮大再生资源回收主体,拓展行业服务能力。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方毅作了经验介绍。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南、福建、广东等省市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位于杭州余杭区的再生资源回收龙头骨干企业。

说到再生资源回收,我脑袋里首先想到的是小区里收废品的师傅。可是仔细想想,自己有多久没有请他上门收旧报纸了?他停在小区门口的那辆小货车好像也很久没有见到了。也是,这些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家里的废品跟以前不一样了:纸张类的废品少了很多,饮料瓶也不攒了,随手就投进了“可回收垃圾”的桶里。现在比较头疼的是一些废弃的家电产品和家具:家人淘汰下来的旧手机就有近十部;手头的笔记本电脑用了好多年,虽然也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但考虑到家里已经有四台淘汰下来的旧电脑了,不想造成浪费,换新的节奏也不由得放慢了;孩子小时候用的家具,现在已经用不了了,但还堆放在家里。这些废弃物件不断积攒,的确也是个不小的问题。

不仅每个人家中的废品结构在发生变化,废品回收利用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目前杭州已经实现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和分拣中心全域覆盖,形成了“多网融合”和“互联网+”的回收模式,社区覆盖率达95.5%,乡村覆盖率达63.8%,虎哥、联运、解衣等一批具有杭州辨识度的回收模式在多个省市推广;培育了一大批市场主体,今年年初经公示确定了28家再生资源回收龙头骨干企业和11家可推广“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全市各类回收企业(网点)达到5977家——难怪小区里收废品的师傅不常见到了,原来回收业务都换到了网上。杭州在全国座谈活动中介绍的这些经验,也刷新了我们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的认识。

在新的业态下,也会有一些新的堵点需要解决。家里的废品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每个人或许有不同的理由。比如舍不得,有些小家电买来没用几次,发现不实用,但扔了终究可惜;再比如怕麻烦,挂到网上卖,需要不断维护,还要与买家沟通,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还有就是担心废弃的数码产品泄露个人隐私、担心电池造成环境污染、不了解回收渠道……都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回收不畅,就可能造成换新的意愿不强。要说旧物回收是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底座,真实一点也不为过。

要打通堵点,杭州也有不少经验可供借鉴。下一步杭州将按照主城区1000户住户设置1个回收网点,农村2000户住户设置1个回收网点,3个乡镇(街道)设置1个分拣中心的目标来建设“123工程”;鼓励回收企业构建全链条业务信息平台和回收追溯系统;推动生产厂家、商场、综合体等开展家电家具逆向回收。总之,让再生资源回收这张网越织越大,把再生资源回收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这样大家在淘汰旧物时不仅会更方便、更划算,而且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也更让人放心。让有价值的旧物充分流转起来,这样大家以旧换新的消费动力就会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