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守护孩子的“钱包”?

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未成年人消费提醒

2024-08-02

商报讯(通讯员 张瓅文 记者 毛雨希)最近,一名6岁儿童在未告知父母的情况下,使用电话手表在余杭区某商场购买了玩具挂件。家长发现后请求退款,尽管商品完好,商家起初拒绝。经过市场监管局的积极介入与调解,商家最终同意退款。

随着暑期来临,孩子们的自由时间增多,家长们面临如何管理孩子消费的挑战。如何保护孩子暑期消费权益,避免经济损失和心理负担。最近,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未成年人消费提醒——

1.要教育引导。家长应教育孩子识别消费陷阱,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购买不明来源的商品。

2.要选择正规平台。引导孩子使用正规、有信誉的购物平台,避免在非法渠道进行消费。

3.要提高警惕。家长应提高对未成年人消费行为的警惕,及时监督和指导。

4.不要放任自流。不应让孩子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由消费。

5.不要忽视沟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消费需求和动机。

6.不要过度干预。在尊重孩子自主权的同时,适度引导,避免过度干预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长监管孩子消费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育孩子理解消费的重要性和合理消费的概念。

2.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消费预算,并监督其执行。

3.了解孩子的消费行为,避免孩子在没有成人监护的情况下进行大额消费。

4.让孩子参与家庭财务决策,培养其财务责任感。

5.鼓励孩子储蓄零花钱,学习理财技能。

6.限制孩子使用电子支付工具,避免过度消费。

7.在孩子购买重要物品时,家长应参与决策过程。

8.对孩子消费行为给予适当的反馈,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9.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使其在遇到消费问题时愿意与家长沟通。

10.家长自身要有良好的消费习惯,以身作则。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8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若未经监护人同意进行大额消费,监护人可要求退款。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也规定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一旦发现孩子有未经允许的消费行为,家长应立即采取行动,收集证据,与商家沟通。若沟通无果,应向相关部门求助,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