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杭州新质生产力

我们有没有机会入场?

低空赛道

2024-08-02

商报记者 徐歆婷 朱光函 摄影记者 严嘉俊

7月5日上午10点半,一架“塞斯纳208”通用飞机从建德机场起飞。在经过1小时50分钟的飞行后,最终在镇江机场降落。飞机上的近百公斤千岛湖活鱼立刻被发往当地市场。从捕捞到上市,仅用时6个小时,千岛湖水产就能端上镇江消费者的餐桌,相比陆路运输压缩了16个小时。这不仅是速度的奇迹,更是杭州低空经济潜力的直观证明。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文件,截至目前,广东、湖南、安徽、上海、成都等29个省市纷纷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在低空经济这片新兴的蓝海中,杭州究竟有没有机会?

低空经济就是数字经济

“杭州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更有必须发展的紧迫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研究院成果转化部部长翟禹如是说。

事实上,低空经济的竞争可以认为是数字经济的竞争。杭州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拥有庞大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无论在数字控制、大数据还是5G通信方面都有先发优势。

现在低空经济的到来,已不再是消费级的问题,而主要是工业级和航空级的问题。目前,120米以下空域已经放开,航空体要在更高的飞行高度上飞行,还需要国家空域进一步向上放开,这也是各个城市在瞄准的方向。

在这么多城市发展低空经济过程中,顶层设计将是决定发展成败的一个重要基础。杭实集团主要负责人透露,在低空经济这一领域,杭实集团不仅要做杭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商、运营商,还要用产业基金和产业生态,助力杭州选择更多优质项目,推动新产业不断向前。

人工智能+为低空经济赋能

杭州作为低空经济起步较早的地区,早在2020年10月就入选了国家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成为最早一批进行无人机城市场景商业运行探索的城市,并利用无人机技术在物流与交通、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显现身手。而随着各项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迭代,杭州的低空经济样本更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属于杭州的机遇还在于智能化制造业领域。杭州的钱塘区拥有长安福特、广汽、吉利3家整车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至少有70%的零部件生产线可以迅速调整成无人机所需的零部件生产模式,这就意味着杭州的制造业可以无缝衔接低空经济的无人机产业。

作为杭州低空经济领域的明星公司,若联科技已在赛道深耕多年。作为拥有自主研发生产无人机“飞行控制大脑”的高科技企业,若联正在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开发各种型号和功能的无人机。公司负责人金洁说:“无人机早已不是原本那种只能拍摄的遥控飞行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无人机已经成为一个空中机器人平台,只要调整功能模块并加装行业设备,无人机就能成为飞行的万能助手,就连收集磁场信号、帮助电力部门清除电线积雪等工作也能轻松完成。”

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模式中,杭州正在进行二次攀登。杭州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综合运输部副主任钟璧樯介绍,在搭建低空空域网络时,杭州积极吸收院士专家的建议,按照“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开展“基础网”“航线网”“服务网”的规划建设。低空交通要有数字化的环境支持,变革空域管理模式和飞行保障模式。构建低空智联网,实现飞行空间数字化,低空运行智能化,低空交通服务化。“低空飞行管理,是要让‘放风筝的那根线以及拿风筝的那个人’更及时准确地把握‘风筝’的飞行状态。这就需要搭建一个数字底座,去实现‘人、机、物’智能互联。”

杭州有望成为低空经济高地

七山二水一分田,是杭州的地貌特点,东西距离大、丘陵多、湖泊水系广也使得杭州的交通更为复杂。作为新晋加入两万亿城市俱乐部的杭州,全力发展低空经济具有进一步化解交通困局的现实意义。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低空交通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主任、多翼创新创始人王洋博士如是说。“杭州在低空经济赛道优势显著,虽然比深圳启动建设晚了大半年,但是从现在进度上来讲丝毫不比深圳慢,这主要基于对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经验的总结。”

望向未来,杭州低空经济的布局如同星辰大海一般浩瀚无垠。钱塘新区空中交警系统的研发,预示着安全网正在低空领域徐徐展开,为即将到来的无人机时代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而“建德—镇江”低空物流航线的开通,则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杭州乃至中国低空物流的新纪元。

杭州的低空经济之旅,是一场关于创新、融合与前瞻的探索。杭州与企业之间,是一场情投意合的双向奔赴,不仅仅是技术的探索与资本的碰撞,更是对未来生活形态的一次大胆想象和实践。在杭州这片天空下,低空经济正以不可阻挡之势,书写着属于它的时代篇章。在这里,每一次飞行都不只是旅程,而是通往未来的一次次探索,而杭州,正是这场壮丽航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