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运河边,常食螺与鸭

大运河畔的“古院落”里 一条鱼有多鲜?

2024-07-30

每满/商报记者 陈敏 摄影/视频 严嘉俊

青砖黛瓦、玻璃穹顶、桑蚕文化……坐落在古运河畔的杭州运河祈利酒店,由原国家厂丝储备仓库改造而成,走进酒店大堂,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小的“丝绸博物馆”。古早的丝绸织布机、蚕丝的艺术制品等等,目光所及之处皆有美轮美奂的丝绸绣品和寓意丰富的丝绸画卷。如今,我们依然可以在这里感受运河美食文化。

运河两岸的人文胜景

可以作为研发美食的灵感

“整条京杭大运河长约1794千米,围绕整个京杭大运河去研发菜肴,似乎不太现实,所以我以祈利酒店周边旖旎的风光和人文盛景为灵感,研发了几道运河文化菜,比如运河田螺金牛鸭、富义仓黄金炒饭、运河水乡葫芦鸭、香积灯笼小素袋等等。”中国浙菜工匠、杭州祈利酒店原行政总厨韩强说。

关于运河田螺金牛鸭的来由,韩厨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漕运兴盛时期,运河上船只鳞次栉比,很多船老大会带着全家老小,从京杭大运河的上游运货来杭州。有一天,船娘下厨的时候先给家人做了个老鸭汤,第二天午餐的时候,昨天晚上剩下的鸭子还有半只没吃完,想再吃一顿,但一家几口不够吃。当时正值清明季节,船娘随手在河岸石板下摸了几把螺蛳,便和剩下的老鸭红烧在一起了。没想到此菜在鲜美螺蛳的加持下,别有风味。

“故事虽然是故事,但也是杭州运河美食文化的写照,运河美食讲究时令,生活在运河上或运河边的老百姓,都有就地取材的智慧。”韩厨说。

运河田螺金牛鸭这道菜,是韩厨在螺蛳红烧鸭子的烹制方法上,加以改良、创新的一道运河文化特色菜。鸭子用的是余杭崇贤散养的水鸭,自小吃鱼虾螺蛳长大,肉质鲜嫩又有嚼劲。鸭块红烧,加入老杭州人都认可的湖羊牌酱油调味,放入田螺酿肉和由小螺蛳吊出鲜味的高汤焖煮至收汁。装盘时,将鸭翅尖插入鸭头做成金牛状,这道菜便完成了。

“清明前后吃螺蛳固然鲜,但放在酒店的菜单上,食用时难免嘬得满手汤汁,不太雅观,我就将螺蛳改成了丰腴肥厚的田螺。”韩厨说,相较于螺蛳的小巧,田螺体形偏大,外壳平整较薄,更适合酒店大厨的选材标准,这样的螺蛳壳里才适合做“道场”。

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杭州运河祈利酒店,这道菜里的田螺更像是美味的载体,汇聚了不同食材浸润的滋味:大个的田螺剪去尾部,螺肉挑出,和肥瘦相间的猪肉一同剁碎,加上马蹄、香菇,拌匀入味,而后重新镶嵌回田螺壳。

香积灯笼小素袋,在杭州运河祈利酒店也是颇受食客欢迎的一道菜。杭州的运河边有座始建于北宋年间的香积寺,当年香火旺盛,俗称是从运河水路进入杭州的“香火头道门”。香客们在杭州上岸时,常常会带着一些用豆腐皮做的素菜包子,以便食用。

简单的豆腐皮素菜包子到了韩厨手里,有了新的风味,也有了运河文化特色。“我一般会用蛋清皮包裹野菜、豆干等食材,配上马蹄,香菇等食材做成馅,再做成灯笼状,配上菠菜汁。”韩厨说,香积灯笼小素袋里面包的都是一些时令的素菜,视季节而定,春天会放一些春笋、马兰头等,夏天会放五香干、野菜等。

大运河畔的“古院落”里 一条白条鱼有多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运河人家爱吃的,自然也是水里的鲜货。在康桥大院里,一道白条鱼蒸肉饼,对鲜味作了最好的诠释。

走进义桥老街上的康桥大院,曲径廊道、流水桥、红灯笼、戏台……,每一个元素都饱含着满满的江南风情。

“常年生活在运河边的渔民,他们捕上来的鱼吃不完,会将其腌制,以便储存,想要吃的时候,配上当季的时令蔬菜蒸一蒸,就是一道家常的下饭菜。”韩厨说,白条鱼蒸肉饼的主要食材是白条鱼,鱼鲞和白条鱼都是杭州人桌上常见的菜品,鱼鲞咸鲜下饭,白条鱼鲜嫩,新鲜的白条和腌制过的鱼鲞交错相叠在盘中上锅蒸,二者有味出味,无味入味。

俗话说“夏吃豆,胜吃肉”。康桥大院里的这道白条鱼蒸肉饼,韩厨还放了一些毛豆在里面合蒸。加入了肉饼和毛豆的白条鱼,肉饼不干不柴,毛豆吸收了肉饼和鱼的鲜味、鲞的咸味,粉粉糯糯,各种味道完全交融在一起又不失各自的口感,咸鲜可口。

千年流淌的运河,激荡着沿岸地区多种文化的碰撞交流,一个重要的方面则体现在饮食上。“运河串联起八个省市,每一处的菜肴各有特色,北方菜大开大合,南方菜精致小巧,我认为这两者可以巧妙结合。”韩厨说。

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