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锻炼回家,大伯差点一命呜呼

高温要当“心”,夏季同样凶险

2024-07-27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索取稿酬

商报记者 冯双 通讯员 杨陶玉

提到心梗高发时节,那必然是寒冷的冬季。事实上,血管处于舒张阶段的高温夏季,心梗的发病率也不低。

“最多的一天,我们接了四个急诊送来的心梗手术,险象环生。”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王利宏主任医师介绍,除了冬天外,平常几天才能接诊一例心梗的急诊手术,但在高温天气里会“反常态”。他表示,夏季心梗的并发症更为隐蔽,不少人可能会把该疾病和中暑混淆,从而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

日常锻炼回家,80岁老人突发心梗

周二上午,80岁的王大伯像往常一样外出锻炼,还和朋友们下了会儿棋。不到11点,天气热了起来,几个人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了。走了20分钟到家,王大伯热得浑身是汗,恰好空调开着,他便对着出风口凉快。

然而吃过午饭,他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先是胸口闷得慌,随后开始手心冒汗。他以为自己中暑了,喝了一瓶藿香正气水,熬了一个多小时,丝毫未见好转,这时候王大伯明显烦躁不安,头晕症状明显。家人见状,马上拨打120,将他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

急诊心电图结果提示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压偏低,冠脉造影检查提示他前降支中段闭塞,必须马上手术,撑开闭塞的血管,并放支架,否则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患者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又是高龄,这样的天气,出汗过多,没有及时补水,血液黏稠度高。加上冷热交替,血管剧烈收缩,导致心梗。”王利宏表示,好在王大伯2个小时内紧急送医,心肌损伤不大。一旦超过6小时,即便性命抢救回来,其他脏器也可能因为缺血而受损,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

抢救完王大伯,同一天内王利宏团队又进行了三台急诊手术。最后一台是晚上11点多,送来的是一名30多岁的年轻人小李。之前他正在和朋友们吃夜宵,喝小酒,突然大汗、恶心呕吐,刚开始以为自己中暑了,休息了几分钟后疼痛不能缓解,朋友们立马意识到情况不对,马上将他送到医院就诊。

做完心电图发现,小伙子遭遇了“致命杀手”——心梗。由于病情危急,该院急诊科及心内科开通绿色通道,紧急行冠脉造影开通闭塞的血管,抢救成功。

夏季心梗不容小觑,还容易和中暑混淆

在住院恢复期间,几位死里逃生的患者都不约而同地问出一个问题:夏季怎么会心梗?“事实上,夏季心梗的发病率并不低,而且风险也高,因为容易被忽视。”他解释,夏季高温会引起人体代谢增加,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就更容易突发心脏病。

而且夏季炎热,人体出汗多,水分随汗液大量蒸发,致使血液黏稠度升高,就容易形成血栓,一旦受到刺激,血栓脱落就会诱发心梗。还有不少人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忽然出门进入高温环境中,温度的骤然变化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心血管意外。

炎热的天气还会使人心烦气躁,现代医学表明,不良情绪可诱发脑血管病。精神上的不良刺激和紧张情绪,可使大脑皮层及丘脑下部兴奋,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已经变硬、变脆的动脉内压力增大,使得脑出血或心肌梗死的不良事件概率增加。

王利宏还建议,很多运动爱好者和减肥人士在夏季要注意运动量。因为剧烈运动中会大量出汗,随着汗液的排出,电解质大量丢失,导致低钾、低镁的情况,从而造成心脏电活动不稳定。而此时,人体交感神经本就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容易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各项因素叠加,意外可能就此发生。

另外,王利宏也特别提醒大家,部分急性心梗的早期症状可能与中暑类似。通常,中暑病人会出现头痛、头晕、气短、多汗等症状;急性心梗的主要症状则为胸前部疼痛,同时伴有全身不适,如冷汗、面色苍白、乏力、恐惧、恶心呕吐等。把中暑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地方短暂休息、再配合消暑措施后,病人病情会很快好转;而急性心梗的各种症状一般不会很快缓解,且容易反复发作,必须及时抢救,日常一定要注意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