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河面馆 靠一碗黄鱼面火了30年

2024-07-25

每满/商报记者 陈敏 实习生 朱雯祺

摄影 实习生 吴昊东

沿湖墅北路往北走,过了大关桥,看到白墙黑瓦、木门木窗的两层小楼,小河直街就到了。

街道不长,约1公里,但市井味十足,这正是小河直街韵味所在。小河直街居民,祖辈大都从事与运河航运相关行业。沿街房屋、店面,也多是服务于当时航运业工人生活需求,如酱菜坊、理发店、杂货铺、面馆等。

开了三十年的无名面馆

靠着黄鱼香“圈粉”

小河直街多弄堂小巷,不少宝藏店铺就藏在这巷子里,得细细找寻一番,小河无名面馆便是如此。

小河无名面馆老板冯大伯,今年71岁,杭州人,1990年面馆开张时,由于店面小,桌子、凳子都摆在外面,顾客也毫不嫌弃地蹲在外面吃。“我是在运河边长大的,小时候我们还在运河里游泳,我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运河。”谈及对运河的感情,冯大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说起面馆的名字,冯大伯笑着说,面馆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一间小小的厨房,室外几张木桌,搭配长条凳,往弄堂里一摆,面馆就这么开张了。“当时也没有什么名字招牌,街坊邻居都叫无名面馆,这名字就这么来了。”

“我们现在租下了两间房,面馆也升级改造了,夏天可以室内空调房里舒舒服服地吃碗面了。”冯大伯说,开面馆三十多年,变的是面馆的环境,不变的是小河边的美景。如今这天气,室外的环境,虽不比室内舒服,却足够接地气,脚下是青石板路,后面是竹林翠幕,再往外是古运河缓缓流淌,偶有一阵弄堂穿风,倒也惬意。这里也延续了早年间小河的烟火市井气息,为这座城市保留了些热气腾腾的人情味。

小河无名面馆,除了常见的猪肝面、腰花面、大排面外,让食客念念不忘的还有一碗黄鱼面。黄鱼都是冯大伯炸的,即便如今上了年纪,不事事亲力亲为,但这黄鱼依旧出自他手。黄鱼经过抱腌,入味且咸淡适中,外皮酥脆、肉质鲜嫩,焦香美味,许多食客即使不吃黄鱼面,也要单点上一份当零嘴加餐。

黄鱼面端上来,面和料是分开的,一碗面一碗黄鱼。“以前黄鱼放在面里,后来发现吃面的时候会搅散,口感不脆了,所以不放进面里。”冯大伯说。

“面条我用的是粗面,很多面馆用细面,但小河这块地区,粗面多。”冯大伯说,杭帮式汤面的烧法,无非油盐酱醋,烧法各有千秋。

一口小黄鱼,一口面,食客咀嚼间便可体味出百姓在运河边的生存智慧。

“米其林”推荐的面馆,到底有多好吃?

在小河无名面馆不远处,有一家面馆叫“芒种”。店内整体的装修简约又有质感,木质墙、木桌、木凳、木筷等,实木氛围的装修感,在店内仿佛能闻到小麦的香气,平和又踏实。这家面馆去年入选米其林指南餐厅。

“芒种”,取自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以面为本,和农耕相契。店内的一面墙上,还挂着一组《耕织图》。

据介绍,店里的面是兰溪手擀面,没有惊奇的秘方,更多在面体本身上下功夫,用手工擀制,每一块面皮,都捶打揉捏至少一个小时,泛出五谷天然的质感。

记者点了一碗牛肉拌川,相较于片儿川温润的口感,拌川的做法更多了一份烟火气。店内厨师吴师傅用两个锅同时开火,一边旺火快速翻炒浇头,一边用沸水将面条汆熟,两者一起搅拌后出锅。筷子夹起,面条挂汁,嗦一口,面条有筋骨却不生。尝一口浇头,鲜嫩入味,锅气满满。

行至京杭大运河西岸的文岚街,还有一家开在小区楼下的面馆——好好面馆。面馆门头很简单,四处摆放着的方桌、条头凳预示着这是一家老式杭帮面馆。

老板是杭州人,他总是站在前台微笑着为顾客点单。“我们店每一款(菜品)都是招牌。”遇到犹豫不决的顾客,老板会先询问口味浓淡偏好再进行推荐。

记者点了一碗大排面,生面下锅,汤鲜,浓油赤酱。

好好面馆采用的是机制圆碱面,面条入水捞起保留筋道、韧性的口感,且不容易涨。舀一勺秘制高汤细品,鲜而不腻,尽显肉味的醇厚。咬一口大排,卤制入味,酱香四溢。

另外一碗猪肝面,新鲜猪肝处理后切成薄片,猛火爆炒的同时,厨师看准时机出锅也保证了猪肝的鲜嫩口感。

这碗猪肝面,老顾客朱先生已经吃了八年。“以前在这附近上班就经常来这里吃面,性价比很高,今天刚好来附近办事,顺道来吃碗猪肝面,味道很好”。

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