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打工人表达自我、释放情绪

品牌下场玩“工牌梗”营销

2024-07-24

商报讯(记者 黄诗睿)将自己的名字与热梗或俗语结合,再配上搞怪的自我介绍和灵魂表情包……近段时间,各式各样的“发疯工牌”开始风靡社交平台,在文字的重组与拼合下,工牌从写着姓名的卡片,变成凸显打工人个性的窗口。伴随其热潮,不少互联网大厂和品牌先后下场展开工牌梗营销,热梗正在逐渐成为品牌年轻化互动的媒介。

7月初,职场博主@打工人关怀中心 在小红书发布了一篇笔记《我就说同事们真的蛮勇的》,以图片形式分享了同事们新做的工牌,他的同事化名为“郝运来”“顶凉柱”“陈住气”“猪队友”,自我介绍从“在做了,再催你自己做”到“不用客气,这是你应该谢的”,抒发着打工人“淡淡的疯感”。

在这篇至今已获得8.5万个赞、2.4万次收藏和1.3万条评论的笔记下,充满了闻风而来的打工人。有人结合自身职场经历和角色设计“发疯工牌”;有人向广大网友求助,集思广益确定自己的工牌文案。随之而来的,是小红书“00后的工牌有种淡淡的疯感”等话题热度持续上升。数据显示,在7月5到14日的短短十天内,其浏览量从44.7万上升至93.2万,翻了一倍不止。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疯工牌”,发现已有不少商家上线了相应产品,有的是根据顾客发送的文案进行个性化定制,还有的商家直接把常见的姓氏做成了工牌,配以“发疯文案”,顾客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下单,价格基本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在网友输出的这波流量下,这股工牌“疯”终究吹到了品牌。当打工人还在忙着设计、定制自己的“发疯工牌”时,互联网大厂和品牌已经借助“发疯工牌”完成了一轮玩梗营销。

记者发现,目前品牌玩的“工牌梗”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宣传单品型”,为爆款单品设计工牌,例如麦当劳给双层吉士堡配文“88,我有吉士先走了”,工牌上没有图片,因为双层吉士堡“走了”;瑞幸将姓氏与单品结合,为其设计了“刘给我一杯葡萄冰萃同学”“生椰拿铁少少田同学”等工牌;二是“场景植入型”,例如科大讯飞通过“潇洒不是摆烂,是我自信的状态,讯飞星火用起来,今天不加班”等工牌自我介绍,变相宣传自家产品;三是“加入狂欢型”,例如联想为员工设计了“发疯工牌”并发放至工位,姓申的同事化身“能屈能申先生”,自我介绍是“装模作样上班,真心实意下班”,姓陶的同事是“发际线出陶女士”,配文“好女人志在四方,心里有苦不声张”,以“发疯工牌”为传播载体,营造与打工人同频共振的“人设”。

事实上,品牌玩梗营销由来已久。从五花八门的肯德基疯狂星期四文案,到麦当劳“麦门”衍生而来的“X门”文学,再到不计其数的谐音梗和热梗,记者发现,这其中既有原本就活跃于互联网的新消费品牌,也有通过玩梗拉近与年轻人距离的“稳重卦”品牌。年轻人喜欢用“梗”来表达自我、释放情绪,同样希望借“梗”来标定群体、寻找共鸣,不难看出,玩梗营销已成为品牌与年轻人建立连接与共鸣的主要形式。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走红的“工牌梗”,或许打开了品牌玩梗营销的新思路。“一个梗往往能够引起一个群体的共鸣,但像打工人这样庞大的群体并不多见,品牌在玩梗营销的同时,可以多思考如何造出这样既能引起巨大共鸣又有传播力和记忆点的梗,从玩梗者变成造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