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不振、胃口不佳竟是身体“受潮”了

专家教您如何祛湿,安然度过梅雨季

2024-06-28

请漫画作者与本报联系领取稿酬

商报记者 叶歆 通讯员 李煦

这段时间的“暴力梅”,可以用强势来形容。潮湿闷热的天气,许多人都会出现食欲减退、萎靡不振的情况。

是多雨的季节易惆怅,还是阴沉的天空让人积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生、杭州市名中医陈青表示,很有可能是体内湿气郁结导致的。

体内“湿不湿”,这个方法来辨别

“陈主任,我最近总感肚子胀胀的,没有胃口,精神状态也不好,嘴巴内也非常苦。特别是连日阴雨,症状愈发明显。”一大早,55岁的顾大伯(化名)就走入陈青的门诊,向她诉说困扰自己许久的病情。

陈青对他进行望闻问切,发现他舌质偏红、苔黄腻,舌边齿痕,脉弦滑。诊断是体内湿气太重导致的。

“湿气重怎么会出现身体乏力和食欲不振啊?”顾大伯不解。陈青介绍,湿是阴邪,容易阻遏气机,损伤人体的阳气,脾又主运化水湿,与长夏相对应。所以湿邪伤人的时候,最容易伤脾,表现出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胃口不佳等症状。

了解完顾大伯的病症后,陈青为他开了清热化湿、理气和中的中药,服用了半个多月后,顾大伯的不适症状逐渐好转。

进入梅雨季节,潮湿阴冷的天气让人感觉浑身湿哒哒的,人体最易受湿邪侵袭。陈青表示,可以用辨舌苔的方式查看体内是否有湿气。“早上醒来后可以照一下镜子,如果舌苔很白,舌体比较胖,边上有齿印,那十有八九就是体内有湿气。”

除湿先健脾,这些方法要掌握

湿邪为长夏主气,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脾喜燥而恶湿,所以长夏养生宜健脾。日日降雨的时节如何健脾祛湿,舒爽一身?陈青提出了以下建议:

起居勿贪凉

梅雨时节,要改善居住环境,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切勿直接睡在地板上,保证充足的睡眠。切勿贪凉,慎用凉水洗澡,注意电扇、空调的凉风冷气,以免损伤脾阳。穿衣以轻、薄、柔软为主,最好选用丝、麻和棉等吸湿性和散湿性好的材料。

饮食宜清淡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暑湿容易困阻脾胃,使人体消化功能减弱。因此,梅雨季宜采取健脾养胃、清暑化湿的食疗原则。饮食调养宜选用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食物为主,忌辛辣生火、肥甘油腻、生冷寒凉类食品,但并非禁忌荤食。

建议食用生姜,生姜有辛温发散作用,有助于脾阳的升发,帮助运化水湿。也可以适当吃些山药、米仁、芡实、扁豆等健脾化湿的食物。

运动要适宜

脾主四肢,长夏季节会出现体内痰湿和湿热,痰湿会导致体内水分流速缓慢,人们会感觉胸口闷、行动迟缓,因此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可以进行健走、游泳、瑜伽、慢跑、太极等运动,活络器官、调节机能、促进新陈代谢,从而使湿气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尽量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户外运动。运动要轻缓,以免津液损耗,运动后要适当补充糖盐水,以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陈青介绍,如果采取以上措施,还是不能除去体内湿气,建议通过中医师的望闻问切来辨证论治,同时可以进行平衡火罐治疗,激发经气、调和脏腑阴阳、改善机体疲劳,舒爽度夏。“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根据湿邪的性质辨证施治,切勿随意用药造成身体损害。”陈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