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后,毛泽东就有了渡江南下计划②

2024-06-22

粟裕兵团的目前任务是 开辟渡江道路

渡江南进可以调动江北部分敌人回防江南,但是,江南地形不似中原那样开阔平坦,蒋介石的嫡系主力半机械化部队如来江南发挥不了优势,所以,他们不会舍弃中原,而来江南与华野3个纵队打野战。白崇禧的桂系虽然有精锐在江北,可蒋介石信不过,不会也调动不了他们来江南。如果不能把这些敌人从中原战场调至江南,那么“就达不到预期的行动目的”。同时,华野3个纵队“渡江南进,思想转弯也势必需要一个过程”。鉴于这些因素,粟裕认为“我3个纵队渡江南进,估计难以实现预定的战略意图”。

粟裕算了一笔账,当时的中原战场上,中野4个纵队、华野6个纵队共10个纵队,还有华野的特种兵纵队和地方武装,“是有力量打大规模歼灭战的。如果我3个纵队渡江南进,又调不走敌人在中原的4个主力军(师),则势必分散我军兵力,增加我军在中原战场打大歼灭战的困难。”

华野3个纵队渡江南进后,没有后方,没有援助,转战数省,沿途消耗,“预计有约5万人减员,如果留在中原地区作战,以同样的代价可以歼敌3至5个整编师。两者对比,我3个纵队还是留在中原作战更为有利。”粟裕的这些想法是经过长时间反复比较和思考的,尽管这些想法有充足的根据,但是,渡江南进已成中央军委的决策,提出不同意见需要谨慎持重。在濮阳休整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向陈毅作了汇报,得到陈毅同意后,又于4月16日向刘伯承、邓小平作了汇报。两天后的4月18日,才以个人名义致电中央军委和华东局,详细地陈述了自己的意见。电报中说:

“我大兵团远离后方作战,得不到群众较好配合,行动不易保密,伤病员难安插,补给困难,重装备不能发挥作战能力,变成拖累。5军及整编11师系美械重装备可能留中原以发挥其作用,蒋对桂顽两个主力师不至放虎归山,可能仍留大别山,如我军南进未能调动这4个最强的整编师南下,会使中原地区遭到摧残而难于恢复。建议中原3军依托后方作战,以便得到足够的炮弹、炸药等补给,发挥现有装备之作用而大量歼灭敌人,求得在中原地区(主要战场应在豫皖苏及淮北津浦路东路西),打几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

毛泽东在收到粟裕电报的当天,也收到刘伯承、邓小平的电报,刘邓在读了粟裕4月16日由濮阳发来的电报后深有同感,也于当日给中央军委发去了电报,提出了“推迟渡江、加入中原作战、打开中原战局”的意见。毛泽东读了这两份电报后,于4月21日以中央军委的名义致电陈毅、粟裕,请他们4月25日至30日来中央,当面具体汇报他们的意见,以便中央对行动方针作出最后决策。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第一天,粟裕在汇报中提出华野3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的方案,并论证了这个方案的依据。中央书记处听了粟裕的汇报后当即作出决定,在既定战略方针不变的前提下,同意华野3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留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

渡江南进是暂缓而不是停止,是在等待更好时机,为的是在中原、在江北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5月5日,毛泽东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致刘伯承、邓小平并华东局的电文中说:

“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使江淮河汉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逐一解决,正如去年秋季以后将战争引向江淮河汉,使山东、苏北、豫北、晋南、陕北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解决一样,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唯目前渡江尚有困难。目前粟裕兵团(1、4、6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则4个月多则8个月内,该兵团加上其他3个纵队在汴徐线南北地区,以歼灭5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为目标,完成准备渡江之任务。”

豫东之战和济南战役胜利结束后,粟裕即电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争取集中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毛泽东很快发来电报指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淮海战役由原来的“小淮海”,即由原来的打淮阴、淮安,打海州、连云港,歼灭黄百韬兵团等部十几个师,发展成以徐州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至豫皖边境,北自陇海路两侧,南达淮河的广阔战场上,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大淮海”,并取得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

四月二十日我们一定打过江去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改为第三野战军后,各兵团于3月上旬先后到达渡江作战的位置。“至4月初,全军收集到各种类型的木船八千余只,自制一部分汽船和运送火炮、车辆、骡马的竹筏和木排;动员了近万名船工,从部队挑选和训练了数千名水手,满足了第一梯队渡江的需要。”指战员们利用湖泊及内河进行渡江作战的战术、技术演练。三野健儿们枕戈待旦,饮马长江,只待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便千帆竞发,直捣黄龙。

中央军委根据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所报的渡江作战计划,初定于“3月半出动,3月底开始渡江作战”。4月1日,国民党南京政府派张治中等为代表飞至北平,与周恩来等中共代表团谈判。谈判进程一般四五日就可出结果,鉴于此,毛泽东决定三野“在4月6日左右实行夺取北岸据点(不一定包括两浦)之作战,4月10日实行渡江”。后考虑到进行中的北平国共和谈,渡江战役的发起日期又改至4月13日至14日。

可是,公历4月13日是农历三月十六日,天气情况十分不宜夜间渡江。3月26日,陈毅、邓小平、谭震林致电中央军委说:“军委决定渡江战斗的4月13日,正值农历三月十六日,月光通宵,突击队无法隐蔽,建议推迟两天即15日黄昏发起渡江战斗,甚为有利。”次日,中央军委复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同意你们15日发起渡江战斗及对北岸敌人的处置。”

渡江战役总前委通过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于4月15日18时,以全线渡江作战,开始进行本战役。由粟裕、张震指挥三野的东线第8、第10两兵团为东集团,在张黄港至三江营段渡江作战;谭震林指挥三野的西线第7、第9两兵团为中集团,在枞阳至裕溪口段渡江作战。以上两段归粟、张统一指挥。刘伯承指挥二野为西集团在枞阳至望江段渡江作战。总前委邓小平、陈毅在合肥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主持全局。”

中共中央仍寄希望于和谈成功,解放军和平渡江。4月10日,毛泽东致电渡江战役总前委:“我们和南京代表团的谈判已有进展,可能签订一个全面和平协定。签字时间大约在卯删(即4月15日,作者注)左右,如果此项协定签订成功,则原先准备是战斗渡江即改变为和平渡江,因此渡江时间势必推迟半个月或一个月。关于江水情况如何,推迟渡江时间有何不利,望即告,以便决策。”

当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就水文情况致电中央军委:“每年阳历5月初开始大水,而且5月的水比七八月还大,两岸湖区均被淹,长江水面极宽。届时,渡江将发生极大困难。如果过久推迟,则必须将部队后撤就粮、就柴草。所以我们意见,只有在能保证和平渡江条件下,才好推迟时间。”

江水大潮的汛期越来越近,大军渡江已是刻不容缓。4月13日,毛泽东致信周恩来说:“另向张治中表示,4月17日必须决定问题。18日以后,不论谈判成败,人民解放军必须渡江。”4月15日,在国共和谈举行的第二次正式会议上,周恩来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交予张治中,宣布4月20日为签字期限,并郑重宣布:“我们限定南京国民党政府在20日以前答复,如不接受,则二十日我们一定打过江去。”

国共和谈第二次正式会议的第二天,毛泽东致电渡江战役总前委,电文中说:“你们的立脚点应放在谈判破裂,用战斗方法渡江上面,并保证22日(卯养)一举渡江成功。”同时提出,假如南京国民党政府愿意于4月20日签字,“我军是否可能再推迟三天,即由卯养改至卯有(25)渡江。”仍然寄希望于和平渡江。

渡江战役总前委于4月17日复电中央军委:“我们一致认为20日开始渡江作战,到22日全部投入夺取南岸的总行动,有把握胜利完成。”4月18日,毛泽东致电渡江战役总前委:“完全同意总前委的整个部署,即二野、三野各兵团于20日(卯哿)开始攻击,22日(卯养)实行总攻,一气打到底。”

总前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给二野、三野下达战斗命令:“整个战役从20日晚开始后就一直打下去,能先过江就应该先过江,不必等齐。”4月20日,国民党南京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当晚二十时,我中集团,在枞阳至裕溪口段,首先发起突击。”伟大的渡江战役由这一天发起,从而揭开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帷幕。(完)

据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