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自有痴,钟情方尺纸

年近古稀的他匠心独运让指尖生花

2024-06-22

实习生 孙澜歌 通讯员 周晟亮

一剪一刀痴人间,无声无息剪纸梦,留得痴情剪艺人。说的正是非遗“钱塘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方建国。

日前,笔者走进他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便是精美非凡的剪纸作品,《新拱墅》《蚕花姑娘》《给妈妈洗脚》《糕板岁月》《团花》……这些都是方老引以为傲的杰作,栩栩如生,雅俗共赏。除此之外,只一张刻桌一壶清茗,一双巧手一颗匠心。

凭借着对剪纸的热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方建国将传统剪纸技艺与当代剪纸艺术相结合,将南方的细致和北方的粗犷相融合,创建独具特色的钱塘剪纸。于2013年被杭州市拱墅区非遗办申报成功为“非遗传承项目”,2015年被评为非遗“钱塘剪纸”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被授予“浙江省文化示范户”……至今已载誉无数。

“我姨夫是位老师,平时喜爱剪纸。小时候我看见他的一幅作品是姨娘的头像,形神兼备,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并且从小也喜爱绘画、书法、诗词歌赋等文学创作,为剪纸创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没想到多年后的机缘巧合下,就让我对剪纸艺术一发不可收拾。”方老与剪纸是一个机缘巧合下的邂逅,仿佛是命运的安排。

在创作创新的同时,方老也未曾停下发扬传统工艺的脚步。2009年始,他曾在杭州市部分中小学、西湖区少年宫、杭州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传授民间剪纸工艺。并于2011年进驻杭州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大师(非遗传人)剪纸工作室。从2012年受聘于杭州市拱墅区文化馆任公益性剪纸培训班指导老师至今。

方建国的学生中,有一个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直到踏入社会一直跟随方老学习剪纸,“只要有学生愿意学习并喜爱剪纸这类中国‘老底子’技艺,我就不怕后继无人。”方建国表示,“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更好地发扬,还需要年轻一代去传承。”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至今已传承一千五百多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剪纸艺术通常有着美好的象征和寓意,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每一幅剪纸作品都是有灵魂的”,方老说,“说起剪纸,大家都会想到窗花。剪纸多应用于窗花,但也不仅仅局限于应用在窗花上。”

剪纸的取材可以中国传统祭神、节庆为背景,以花草、鸟兽等及动物形象为创作对象,也可以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达到“以象寓意”“以意构象”的效果;同时,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多种吉祥物,把约定俗成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追求吉祥如意的寓意。他认为:“剪纸很有技巧,要把握好阴刻与阳刻,线条一定要流畅不能断,作品表现的主题要明确,传统文化的特点不能丢。”

“人生一生自有痴,痴于民间剪纸情;人生能有几花甲?只待剪刀不动时。”说起剪纸,69岁的方老如数家珍,从他的神情和话语中,深刻感悟到了一个非遗传承人对剪纸的执着、对传统文化技艺的热爱。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热爱,在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剪纸创作中来,共同推动剪纸这项传统文化技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