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卖出21吨大米!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产业链

放弃“铁饭碗”的她 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共富”新图景

2024-06-04

人物名片: 王运

建德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会长、全国“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浙江省粮食保供突出个人、浙江省十佳“农创客”标兵、杭州市十佳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还是热播剧《我们这十年·心之所向》谭松韵扮演的李心遥的故事原型。

农创客·新动能

商报记者 沈艳

初夏时节,建德钦堂乡一望无垠的稻田长势喜人,微风轻拂,满目翠绿此起彼伏,焕发勃勃生机。“这里的秧苗结出的大米最高一天能卖21吨!”眼前这位长相清秀的90后女子叫王运,是地地道道的建德人,也是粮食种植领域的“行家”。

10年前,她辞去铁路列车员工作,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干起了粮食种植。从传统的“看天吃饭”到科技赋能、智慧种植,在王运的努力下将最初的108亩田地拓展成2000亩浙江省首批粮食生产功能区。

她还辐射带动周边农民100余人增收致富,并带动农产品销售1000余万元。10年,她从农业小白蜕变为名副其实的“粮二代”,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农创客。在此期间,她不仅找到了人生方向,还引领更多轻人来到广袤乡村擘画“共富兴农”新蓝图。

从田间到课堂 悟出转型之路

王运比谁都清楚传统农业的辛苦。因从小见惯了父辈在田间劳作的辛苦,年少时的她一心想离开乡村去城市,然而命运的齿轮又将她送到这里。“刚开始不情愿回来,我是被逼回来的!”王运坦言,父亲看好水稻种植的发展前景,并注册了建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但她不舍得当时的“铁饭碗”,又不忍心年迈的父亲因跟不上农业新技术过于操劳,便在2010年辞职回家投身农业。

她虽从小在农村长大,但只见过父母插秧,自己没上手干过。因此刚回到家乡的王运是个门外汉,一切从田间地头学起。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颇为感慨,“当时爸爸有108亩田,从育苗、插秧、除虫等,每个环节我都参与,风吹日晒……”好学的她也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父亲的种植经验。

然而,辛苦的耕耘没让她得到预想的回报。“我头一回种大米无人问津,当时心都凉了……”王运一边盘算着销售问题,一边在寻找降本增效的方法。得益于政府的扶持,她不断参与相关农业专题讲座、培训等,通过与专家及同行交流学习,打开了思路。“光靠传统方式种田,远远不够,无论效率、利润都不高!”王运看清了现状后,下决心要实现农业转型。

全流程自动化种植 种植效率提升30倍

通过多番考察,王运于2013年引进了智慧农业系统,安装的监控,虫情测报灯、小型气象站都进行实时数据监控,以方便稻田管理。她以病虫害测报灯预警为例介绍,“如果这块地有害虫,系统会发布预警信息,同步在手机或电脑上!”王运说,凭借预警信息可提早预知、提早干预,最大化减少经济损失。

她向来是个有眼光的人,早早触摸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脉搏,引进无人植保机、插秧机、收割机等设备,持续钻研现代化的种粮方式,实现了从育苗、插秧、施肥到收割的全链条自动化。种植规模从最初的108亩发展到2000亩,大米生产全过程自动化。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提升了种植效率。王运用插秧机举例,1个人1天工作8小时能种1亩田,而插秧机在相同时间内能种30亩。

此外,她还不断试种不同种类大米,严格筛选品控。目前,建坤农业所在的粮食产区主要生产生态米、稻田养鸭米、有机米三款,让消费吃出“小时候的味道”。“这米从我刚回来时的无人问津,到目前破21吨纪录。”王运的脸上写满了自豪感。如今,她还拓宽了产业链,将大米制成年糕、年糕片等食物,提升产品附加值……

助力农创客 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

从农村到城市再到农村,如今的她熟知田间管理、市场营销,还熟练操控大型农用机械,也深深爱上了农业。在她看来,农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才能走得长远。早在2016年,她在示范基地进行创意大地艺术展示,打造集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耕文化园。她连续举办8年稻香节,从单纯的卖粮食转变为“卖文化”“卖风景”“卖体验”,8年间吸引游客27万人次,销售额1500多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00多万元,父老乡亲们都为她点赞。“以前每斤大米只能卖2-3元,现在有了质量和品牌的加持,可以卖到8-10元。”王运说。

一路摸索,一路成长。在这期间她也曾因资金、技术等迷惘过,正因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想为别人撑伞。作为建德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会长,王运定时组织相关的讲座培训,为农创客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帮助大家解决资金、营销等困难,助力营造一个更好的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环境。“我们的联合会起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作用!”她说。

在王运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联合会也从最初的40人壮大到如今的100余人。这些年轻人饱含创业热情,将新技术、新理念、新方式根植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为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热血,书写新一代逐梦人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