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六年级,70多节篮球课,70多节足球课

看学校如何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2024-05-22

商报讯(记者 徐敏月 通讯员 卜惠萍)在胜蓝实验小学,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有70多节篮球课、70多节足球课。体育课上教会的专项运动技能,同时会在大课间和课后进行练习,加上每月年级联赛,真正达到“学-练-评”一致性。

近日,胜蓝实验小学举行了第七届体育科技节暨2024“蓝精灵·全员运动会”,展示了学校体育新样态的成果。本次全员运动会比赛项目包含了共性项目50米名次跑和最长绳子,另外新增了与课程相关的基本运动技能测评、20米足球运球绕杆和射门、20米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和投篮。

学校副校长傅莲告诉记者,为了落实“学-练-评”一致性,胜蓝实验小学按照体育新课标制定了课程大纲和每个学期的单元教学进度表,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入学校特色体育项目、体测项目、新兴运动项目等。每个年级的每个学期,都会有至少两个大单元实施教学。“比如一二年级,更多的是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超控制性技能等。到了三四年级,有更多的专项运动技能,比如篮球、足球、田径、体操,还有花样跳绳以及学校的其他特色项目,包括啦啦操、排舞、射击。五六年级时,继续以专项运动技能为主,同时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体育武术项目。”

在胜蓝,专项运动技能包括了武术、空竹、羽毛球、足球、篮球等。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跟着体育老师、专业教练进行更为专业和系统的训练。“以往,我们的体育课可能今天上篮球,明天就上足球,没有给学生一个长时间学习去掌握技能的机会。现在,比如在一个篮球大单元中,我们一学期就会安排有18节篮球课,从运球、传球、投篮到比赛,每个学生都能学会简单地打比赛,更好地把课上学到的技能,在大课间和家庭体育作业中巩固,最终运用到篮球比赛中。” 傅莲说道。

据悉,胜蓝实验小学的育人目标是“身心健康、习惯优良、素质全面、特长明显”,其中身心健康放在了首位。校长崔建军表示,体育的两大功能是健脑和健心,因此体育,一直是胜蓝实验小学的第一学科。“体育不仅能让人变得更聪明,也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他说道:“喜欢运动的孩子,往往拥有更加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因此,动起来,能有效解决一些目前青少年正在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能让每个孩子参与到学校的各项运动中来,让他们养成一个非常好的锻炼习惯,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