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家给猫狗开会,动不动打骂家人……

警惕早老性痴呆,40岁以后就要努力

2024-05-18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索取稿酬

商报见习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李彬

指导专家 罗烈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天天在家给猫猫狗狗开会,嘴里整天念念有词,甚至稍不顺心还会打骂身边人……最近,56岁的吴先生(化名)整个人的性情仿佛一夜之间退回到10岁孩童时期,暴躁易怒,难以沟通。原来这巨大反常的背后竟是早老性痴呆在作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罗烈岚副主任医师提醒,很多青年人或是中年人都认为“老年痴呆”离自己很远,即使是老年人对这个病的认识,也仅是觉得“年龄大了,忘性大也正常”。事实上,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达983万人,数量居全球之首。近年来,患该病的年轻人逐渐增多,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最年轻的患者不足40岁,而这些65岁之前发病的患者,便称为“早老性痴呆”。

天天在家给猫狗开会 只为过足“领导瘾”

据了解,吴先生之前的工作是在一家公司担任高管职务,他每天的工作免不了和各色的人群打交道,以及主持公司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凭借着灵活敏捷的性格,在工作上他算是如鱼得水。在单位,他是说一不二的话事人,而回到了家,他也是整个家庭的主心骨,拥有着一家之主的地位。在人生的前半程中,他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堪称“人生赢家”。在吴先生如此顺遂的人生中,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跟老年痴呆扯上关系。

“2年前,我丈夫突然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当情绪上头时,家里的桌子、花瓶以及碗筷等皆被他打砸一空,家里总是一片狼藉,我经常要收拾好久才能勉强打扫干净。”吴先生的妻子王女士(化名)回忆。

工作时,吴先生也变得反应迟钝,时常意识错乱、注意力差,基本丧失了基本判断和思考能力,也极难沟通,工作一度搞得“鸡飞狗跳”,在如此糟糕的状态下,吴先生不得不辞去了工作。这也终于让他的家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急忙带着他前往了当地的大医院接受治疗,结果在pet-ct的检查下,明确了阿尔兹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的诊断。

2年多来,吴先生的家人一直根据医嘱坚持为他服用阿尔兹海默病药物。但阿尔兹海默病终究是不可逆的,虽然吴先生目前还是能自主吃饭、上厕所,但是不可否认,他的大脑皮层在逐渐萎缩,认知能力也在日复一日中退化,除了经常记不起发生过的事、意识混沌外,更重要的是他的情绪变得更加极端,基本没有自控能力。

根据王女士的描述,近一个多月来,吴先生时常神经质地自言自语,并且还要组织所有的家人都来开会,如果中途一旦有人离席,他便开始大吵大闹,逢人便打,就连王女士也被打得全身青一块紫一块,触目惊心。无奈下,王女士只好组织家里的三只猫和两只狗排排坐好,听他开会,画面既怪诞又带点搞笑,让人啼笑皆非。

“痴呆”不只威胁老年人

吴先生的家人深知如果继续放纵他这样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策。最后经过多方打听,他们怀着就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的心情,慕名来到了罗烈岚副主任医师处寻求帮助。“一般来说,老年痴呆发病时间越早,意味着病情进展速度越快,显然,患者目前已经进入到了疾病中晚期阶段。当前最主要的就是要通过药物稳住患者的情绪,避免他再做出极端行为。”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吴先生终于出院回家了。而王女士也惊喜地发现丈夫整个人温柔了许多,相比之前的暴躁易怒,情绪上也趋于平稳,也不再随意打人了。现在每天晚饭后,骑自行车成了夫妻俩共同的爱好,在王女士的心里,只希望这样平淡美好的日子持续越久越好……

“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化疾病,是一种起病很缓慢、进行性发展的脑部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形式,占所有痴呆症中的60%以上,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病症。”罗烈岚介绍,除了记忆力减退,阿尔兹海默病还会导致其他认知能力下降,如语言表达障碍、行为异常和情感问题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对患者和家庭产生极大的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阿尔兹海默病并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青年人或中年人也可能会出现,并往往伴有家族史,一般65岁之前发病的患者称为“早老性痴呆”。“早老性痴呆比较少见,约占总发病率的5%。病人通常在45岁-65岁就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发病后恶化速度也相当快。该类型一般为家族遗传性的,主要是由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早老素(PS1)等基因突变造成。”罗烈岚说。

管住嘴,迈开腿,常动脑,多社交

65岁是老年痴呆的高发期。而慢性疾病的潜伏期往往是10-20年,阿尔兹海默病通常起病隐匿,其中高龄、阳性家族史(家族中有类似患病)、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水果蔬菜等低膳食摄入少、缺乏运动人群均为阿尔兹海默病高风险人群。总的来说,良好的生活作息对于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可以起到一定预防作用。对此,罗烈岚总结为:管住嘴,迈开腿,常动脑,多社交。

管住嘴:推荐地中海式饮食,即多吃水果、谷类、豆类、鱼类等,可降低引发高血糖、高血脂风险。同时,鱼类中富含omega-3,可起到抑制炎症反应,营养神经元细胞,对脑部的认知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迈开腿:日常生活中适当做一些有氧活动,可以增加脑部代谢。老年群体不太推荐做特别剧烈的活动,可以尝试去打太极、八段锦。多去公园亲近大自然,对老年人的认知和情绪都有好处。

常动脑: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如果不常锻炼也会萎缩。因此也需要对脑部进行持续锻炼,老人可以去参加老年大学,学习书法、乐器等。对于常动脑的人群即便患上AD,病情进展到严重程度也会相对慢些。

多社交:良好的社交环境可以起到锻炼语言表达理解能力、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执行事情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阿尔茨海默病虽然缺乏有效治愈的药物治疗方法,但目前的药物能够减慢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因而阿尔茨海默病的处理原则是: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罗烈岚表示,我们期待新药研发出来的同时,重点关注在有关行为和神经问题的长期改善方面,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护理支持,延缓疾病的进展速度,最大程度维护患者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