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地头种“数据”

让年轻人不靠天也能干农业

2024-05-13

人物名片: 董剑峰,现任山行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公司以科技型商业种植为方向,核心业务为水果生鲜的种植、仓储、销售、科技服务等全产业链服务,在云南、陕西及新疆等优生区进行蓝莓、苹果等水果种植。目前公司在全国11个地市拥有14个现代化农业基地,基地面积达10200亩。

商报记者 孙飞扬 摄影 严嘉俊

毫无务农经历的年轻人和有田间地头三十年耕种经验的老师傅相比,谁种的水果可能更好吃?在过去,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没有探讨的必要,但“半途出家”的新农人董剑峰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不当处长去种地的农创客

“我常跟人调侃,我是一个不当处长去种地的新农人。”

2019年,曾先后任浙江外国语学院信息化处处长、之江实验室综合管理部副部长董剑峰彻底告别了自己原先熟悉的办公室,投身田园成为了一位地地道道的新农民。

“当时,我的合伙人觉得传统的农业模式有非常大的升级改造和发展空间,于是在延安市洛川县试种苹果成功后,我就正式和他一起走上了务农之路。”

离职后,董剑峰把“务农”的首站选在云南香格里拉,在当地运营苹果园。“云南气候适宜,是种水果的好地方,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我逐渐对农业的发展有了自己的思考。”

农业的发展模式是借助自然条件与用技术手段补足自然条件的不足两种思路。传统的农业极其依赖天时,如何掌握天时规律便非常考验“老农民”经验的积累,稍有差池来年的丰收就成为了泡影。至于补足自然条件的不足,如大棚温室、滴灌施肥、全面机械化等,虽然可以提升农业效率,但倘若运用不当也可能徒增成本而难以致效。如何在合理的成本投入下让农业更高效,成为了董剑峰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地里种“数据”让投入快回本

在正式“入坑”田园后,董剑峰先后考察了新疆、陕西以及美国、新西兰等国内外现代化农场的运营模式。

“渐渐地我们发现看上去接地气、靠老天的种地工作也可以用数据实现标准化运营。”

董剑峰的标准化数字农业简单说便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包含所在地植物生长所需的气温、土壤肥力、降水,以及生长周期等全方位的综合数据库,而后在数据库的基础上用最小的成本实现作物的良好生长。

进入山行的后台系统中,旗下分散在新疆、云南、陕西等地的农场通过近三年的实地数据采集,已初步形成了专属当地的气象与地理数据库,同时各地农场每天的运营数据也在以“天”为单位不断丰富。“如红河州的蓝莓园,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记录蓝莓生长情况,小到叶片上虫害的处置、大到农场内蓝莓植株整体的开花与结果进程……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掌握之中。”

“我常常和团队说,我们是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进行农业大数据生产。”通过这种方式,董剑峰构建起的地方农业生产数据库成功将传统农业中农民们口口相传的经验之谈,转变为了可量化可迅速传承的数据资料。

“农业的成本很高,利润很低,所以利用精准化的数据也是为了让农业的成本降到了最低。”董剑峰在云南香格里拉运营农场时,曾利用农药应对蚜虫病害。通过精准数据的参考,董剑峰在当地600亩的种植园仅花费6000元就完成了虫害治理,而周边的个体农户不过20亩的种植园就支出了超过1000元的成本。根据山行后台系统的计算,借助数据库指导的农事生产,相比传统农业,山行旗下的农场平均节水85%以上、肥料利用率达到传统农业的5倍以上、用药量降低至1/10-1/20、丰产达成提前2至3年,在实现最低支出的同时让农业生产迅速回本。

从田间寻共富 让年轻人愿下地

“我不希望农业还是一种极度辛苦且低收益的重体力劳动。”在董剑峰看来,用数据来指导生产不仅仅降低了年轻人种地的障碍,也让农业从原本重体力、满身泥污与汗水的刻板印象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脑力劳动。

通常一个传统农民最多只能照顾一片10亩大小的田园,但在山行杭州农场1200亩的种植园中仅仅只有15人运营,借助精准的数据、系统化的农事分析,让年轻人可以用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方式种出丰硕的果实,也大幅增加了收入。

“收入增加了,干活不那么累了,工作体面了,那么年轻的新农人自然也就愿意下地了。”董剑峰说。

从2019年到2024年,白驹过隙般的五年里,总部位于杭州的山行已经成长为一家全国性的普惠型农业科技公司,截至2023年底,山行旗下云南哈巴庄园解决了周边数百名纳西族村民就业问题;西安鹿马农场为当地提供超8万用工机会,为群众增收近千万元……在山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来自杭州农创客的经验正走出杭城,惠及全国越来越多的新老农人,为数字化农业发展贡献杭州经验。

“现在我已经从一名新农人成长为一名农创客,我骄傲,我是农创客!”董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