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享受网络乐趣也要谨防“陷阱” 这位时尚阿姨把公益反诈做成了生活日常

2024-01-13

商报记者 汪琦 漫画 章丹丹 制图 徐立平

一身大红色中式印花套装,头发盘起,皮肤白皙,活力满满。在邱红三墩家中见到她时,记者就被眼前这位时尚阿姨的爽朗笑声所感染,让人丝毫看不出她已近六旬的年龄。

“你们下午才过来真是可惜了,要是上午来的话,正好可以在我家吃午饭,我做上几道菜,让你们尝尝手艺。”邱阿姨笑着说,下厨烹饪美食只是她众多生活爱好中的一个,此外,她还喜欢旅游、追剧、唱歌跳舞、研究穿搭,“只要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我也都要试试。”

15年前,当同龄人还在忙于工作或是应付家务琐事时,邱红选择提前从单位退休。因为丈夫还在上班,孩子要念书,开始那段日子,一个人在家待久了,难免会感到无聊。不过很快,她就在接触和熟悉互联网的过程中,寻找到了新的乐趣。“网上不但可以寻找那些热门旅游目的地,还可以跟着美食达人学做菜,学一学年轻人怎样化妆和穿衣打扮。” 邱阿姨说,网络为她打开的新天地,让原本已经“无处安放”的兴趣爱好,又衍生出不少新的玩法。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邱阿姨的上网主力工具也由电脑转到了手机和平板。看新闻、刷短视频、逛购物网站,成了她操持家务之外的日常。她每天会利用饭后、睡前的碎片化时间上网,上传图文分享生活中趣事、感悟和自己烹饪的美食。不过,相比最初接触互联网时的“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看”,“老网民”邱阿姨现在的网络生活更多了几分理性和目的性。除了网购和娱乐,他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时事新闻、热点话题。

“这几年,我发现身边的老年人在学会了上网之后,开始投资理财产品、购买保健品、拼团旅游,但上受骗的人也非常多。”邱红经过认真观察和分析认为,相比线下,老年人更容易在网络上当受骗的原因两个:一是对网络生态没有年轻人那么熟悉,容易放松警惕,二是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缺乏甄别能力,这也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生活中我就是一个性格比较直、‘爱管闲事’的人,所以每次我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看到有人发布一些诱导、疑似诈骗短信、链接,我就会不留情面直接制止,并提醒他人不要轻易点开这些不明来源的信息,平时我也会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一些‘骗子套路’和‘防骗窍门’。”邱红说,虽然这样做有时候会驳了一些熟人的面子,但为了遏制诈骗信息的传播、扩散,提醒他人防止受骗,就需要这样的直截了当和不留情面。

一次,邱红在家附近的银行办业务时,遇到同小区一位80多岁的奶奶准备转账,奶奶声称“收到儿子朋友的信息,要借一笔钱,但儿子因为没空,让她打一下款”。

听完老奶奶的描述,邱红觉得事有蹊跷,警惕起来,并竭力劝说奶奶务必和儿子电话确认之后再打款。但这位奶奶因为怕打扰到儿子工作,执意不肯打电话,说“儿子朋友的事情就是儿子的事情” ,还责怪邱红“多管闲事”。

在邱红反复劝说下,老奶奶终于勉强打通了儿子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儿子一头雾水,表示自己的朋友从不会向他借钱。末了,他对邱红千言万谢,并愧疚地表示“平时因为工作忙,疏忽了对母亲的关心。”

去年,邱红因为长期坚持公益反诈,在杭州市公安局联合举办媒体的评选“反诈达人”的活动中,成为杭州第一届“反诈达人”。面对荣誉,邱红非常淡然,更多的是欣慰:“能够及时制止诈骗,帮助身边的人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虽然身体已经退休,但思想不能退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让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