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茗 杭州市星澜小学语文老师,担任班主任6年。拱墅区教坛新秀,运河赛课获一等奖。
“老师,我有一次站在窗户前,真想跳下去算了。”
张同学的抑郁指数很高,我拉着他聊天。孩子情绪很差,不管我问什么他都闭口不答,背过脸去默默擦泪。我一再劝慰,他总算开口向我透露了一丝线索:家庭关系很紧张,他痛苦极了,难以忍受。
我心里一惊,张同学一直以来性格单纯,无忧无虑,鲜少看到他如此沉郁的样子,甚至轻生,我赶忙联系了他的家长。妈妈也在为此事忧虑,张同学屡次向家长索买一个手机,家长多次拒绝,孩子在家暴跳如雷,摔东西,关起房门拒绝跟爸妈交流。我想,要转变孩子,须家校协同,见招拆招,发挥家校合育力量。
第一招:从容而镇定
他陷“网瘾”,您当“特工”
孩子为什么如此迫切地需要一个手机呢?我让家长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想法。孩子分析了三个原因:1.大家都有手机,他也不能落后。2.不玩手机,跟朋友没有共同语言。3.学习需要手机。他还特地强调只要手机放身边,他就觉得很安心。孩子的需求被理解,被尊重,便能放下对抗情绪。但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我们开始派“特工”小组“调查”他,班里的同学,同小区的朋友,都成为我们了解他的桥梁。我们发现他创建了很多的群聊,身边朋友也会经常聊起网络游戏,网络用语,这些都刺激着他要手机的心。
第二招,开放而自律
他有“损友”,您当“诤友”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建议家长高质量陪伴孩子,帮助他一步步走出“泥潭”。如果你喜欢旅游,每天都能出去旅游,你还会抱着手机刷视频,打游戏吗?沉迷手机是因为你找不到比手机更好玩的事。孩子也是一样,而且孩子比大人更容易满足。我鼓励他的父母多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去奔跑、去探索、去用感官体会世间万物,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不可在他面前刷视频、打游戏。他身边的伙伴也要仔细筛选,带他认识优秀的同伴,看看优秀的人平时都在做什么,感受一种榜样的力量。张同学十分擅长短跑,我们跟学校的体训队商量让他每天放学跑几圈,既能发泄情绪,又能充实生活。回家作业家长要仔细检查,必须保质保量完成。这一系列的活动安排下来,他的时间安排满了,精力消耗了,晚上也能安然入睡。
第三招:智慧而坚持
他有“金刚罩”,您有“绕指柔”
假期来临,张同学对手机的渴望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张妈妈打电话来说他用零花钱给自己买了一部手机藏在床上。堵不如疏,我跟他妈妈说,一定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他现在肯定做好了各种心理建设和借口,打骂是没用的,我们要让他正确认识手机。我让张同学和妈妈一起把手机的好处罗列出来,如:放松身心;搜索有效信息;学习一项新技能;关注新闻,打开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平和地引导他把手机变成自己的工具,再跟他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上网时间表,以柔克刚。
终极招数:“温柔而坚定”
他有“独门技”,您有“组合拳”
转变一个孩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很长一段时间,张同学都在艰难地对抗自己的“网瘾”,不遵守约定要严厉批评,在手机上学习了新知识要奖励,脾气上来了要多拥抱,抗瘾之时要多鼓励……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有上百次自食其言、拒绝我们的好言相劝。但只要我们坚持原则,温柔而坚定,用心用情,孩子定能制“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