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京第一餐吃了云南菜 表示美方不寻求“脱钩断链”

管美国“钱袋子”的耶伦 为何此时访华

2023-07-09

7月6日,耶伦(右)抵达北京时,财政部国际经济关系司司长杨英明(左二)与之握手。据海上客微信公众号

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7月7日,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就美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答媒体询问时表示,经中美双方商定,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于6日至9日访华。

前一天下午,耶伦乘机抵达北京。这是耶伦首次以美国财长身份访华,她也成为近段时间第二位访华的美国政府成员。

耶伦自今年2月就在积极寻求访华,多次“放风”计划行程,终于得偿所愿。

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后,耶伦此次远道而来,究竟会给中美两国和世界带来什么?

◆一次会见

“互利共赢是中美经济关系的本质”

国务院总理李强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李强表示,世界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国与国相处的基本之道,也是正确之道。中华文明历来讲究以和为贵,反对霸道霸凌。希望美方秉持理性务实态度,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早日重回正轨。

李强指出,中美经济利益紧密交融,互利共赢是中美经济关系的本质,加强合作是双方的现实需求和正确选择。中美应加强协调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共同发展。

耶伦表示,美方不寻求“脱钩断链”,无意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愿同中方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加强沟通,避免因分歧导致误解,在稳定宏观经济、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加强合作,寻求美中经济互利双赢。

彭博社7日援引美国财政部官员的话说,耶伦7日上午同中国国务院前副总理、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鹤以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会面,讨论全球经济以及美中两国各自的经济前景。

抵京第一餐吃云南菜

爆料称,耶伦到中国后第一餐选在了北京三里屯的一家云南菜馆“一坐一忘”。

7日上午,认证为一坐一忘云南菜创始人的微博号@一坐一忘 发布消息称,“美国财长耶伦来了。看新闻的时间推算,真的是落地中国风尘仆仆就来了,听店员说她很爱菌子,见手青就点了四份,真是无比魔幻的一天。”

有照片显示,耶伦一行人坐在餐厅大堂。

网友@潘潘猫 6日发布微博称,“她餐后离席经过我餐桌时,我对她点头微笑,她也回应了我明媚的笑容。”

◆两个细节

中方会“适时发布消息,请保持关注”

在7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日本记者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提问:“据报道,她(耶伦)计划同李强总理会晤。你是否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汪文斌没有明确说“是”或者“否”,只提到中方会“适时发布消息,请大家保持关注”。

果然,当晚央视《新闻联播》就出现了李强总理会见耶伦的画面。

刚踏上中国的土地,天空就出现了一道彩虹

多家外媒注意到,耶伦6日抵达北京下飞机时,天空刚好出现一道彩虹。

到机场迎接耶伦的中国财政部国际经济关系司司长杨英明给耶伦指了指天上的这道彩虹,两人握手时长近20秒。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见耶伦时,特别谈到耶伦昨天抵京在机场抬头见彩虹的那张网红照,强调期待中美关系也能雨后见彩虹。

耶伦刚刚踏上中国的土地,北京的天空就出现了一道彩虹。这一幕仿佛一个意味深长的提醒——中美之间,唯有带着诚意,相互尊重,拿出行动,双方的关系才能雨过天晴。

◆三个职位

坐过三把财经高官“金交椅”

关注美国财经圈的人,对耶伦应该并不陌生。

她的履历相当亮眼:

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曾执教哈佛大学,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终身教授;

丈夫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儿子是经济学教授,一家子去海边度假时都坐在沙滩上读书、写作;

被克林顿任命为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又被奥巴马任命为美联储主席,后成为拜登的财长,是首位坐过这三把财经高官“金交椅”的“大满贯”女性。

在外界眼中,耶伦是个务实的、冷静的人。

她师从著名学者托宾。托宾主张经济学应该“关注现实中的人”,耶伦后来也反复表示,经济学不是冷冰冰的,也不能只讨好华尔街,而是要关心普通人的疾苦。

这样的认知和她的成长经历有关——她父亲朱利叶斯是个医生,在大萧条时期,遇到失业没钱的病人就免费给人看病。那时,耶伦就开始理解失业对普通人造成的影响。

在耶伦看来,经济学用“严谨的、分析性的方法来思考那些对人们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事务”,是一门“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的学科”。

2014年,耶伦成为首位领导美联储的女性,也是首位领导世界主要央行的女性。在她掌舵美联储那几年,美国的就业率和工资双增长,并保持了低利率。

“耶伦访华,双方更易发现共同利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全球风险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成威表示,财长在美国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内阁官员里排序紧挨国务卿,在美国这么多经贸官员中,第一位访华的是财长耶伦,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美国确实非常重视中美经贸关系。

耶伦的这次访问,中方由财政部负责接待。实际上,美国的财政部跟我们的财政部在职能上有所不同。最重要的差别是,美国财政部除了管理其国内的财政预算收支事务之外,更多地承担全球经贸事务管理的职能,包括国际金融监管等,服务于美国在全球的风险管控。所以也可以看到,美国的对外经贸关系、美债还有很多的金融监管事务,都属于财政部管理。

“在美国政坛,财政部长属于命脉型的内阁官员。拜登政府经过两年半时间才让耶伦参与处理中美经济关系,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现象。”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说,“现在耶伦访华是一个积极的动向。在务实领域,双方更容易发现共同利益和共同诉求。”

◆多个目的

推动经济沟通

耶伦此行可能与中方讨论的议题以及双方可能达成的成果,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考虑到耶伦的身份,舆论普遍认为,财经、金融等问题是本次双方讨论的主要议题。《南华早报》此前指出,此次耶伦访华或与中方谈及贸易问题,涉及技术、 关税等多项议题,双方或努力克服障碍,促进经贸合作。

与此同时,舆论猜测,耶伦此访或重提所谓对华“三大原则”,即寻求确保美国及其盟友的国家安全利益;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寻求就气候变化等紧迫的全球挑战进行合作。

还需拿出诚意

尽管中美高层新一轮的互动释放出双方对话沟通的信号,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耶伦访华之际,拜登政府仍在酝酿对华科技打压。

眼下,美国商务部正考虑禁止英伟达和其他芯片制造商在未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下向中国客户出口人工智能芯片。

鉴于美方的这些行径,路透社3日援引美财政部一名高级官员的话称,耶伦此行旨在深化和加强中美之间的沟通,并与中国新一届经济政策团队建立长期沟通渠道。双方可能在一些明确的共同利益领域取得进展,但也有一些重大分歧不会通过一次访问就得以解决。

“耶伦此次访华,对中美关系或难有重大突破。”俄罗斯《消息报》称,“但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讨论其双方存在的众多分歧,并试图负责任地管理分歧,这一事实本身就被认为对世界经济有积极的意义。”

曾多次表示不赞成“脱钩断链”

耶伦曾多次表示不赞成“脱钩断链”。

今年6月,耶伦称,美国若停止与中国贸易将是“灾难性的”,“脱钩”将是“一个大错误”。她补充说,美国人从购买在中国生产的更便宜的商品中“大大受益”。中国同样从美国的出口中受益,这些出口也支持了美国的经济。

4月,耶伦在一次演讲中称:“我们不寻求与中国的脱钩。两个经济体的断链对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灾难。对世界来说也会造成不稳定,我们知道,中美经济的健康是紧密相连的。”耶伦举例称,中国的增长意味着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的更多需求。

(信息来源:新华社、环球时报客户端、观察者网、第一财经网,新民晚报、长安街知事、海上客、直新闻、环球人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