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 自2022年3月以来已累计加息475个基点

一边加息一边暗中放水4.4万亿

2023-03-24

3月2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左一)在华盛顿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发

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2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75%至5%之间,利率升至2007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

即使不算上这一次加息,自2022年3月进入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已累计加息450个基点。其中,仅去年一年就连续激进加息7次,累计加息425个基点。

◆坚持加息

鲍威尔表示利率政策仍专注于宏观结果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市场预测今年会降息的想法是错误的。经济前景可能是“不确定”的,但降息目前不在央行的“基准预期”之内。

“在最有可能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不会看到今年降息。”鲍威尔说道。

10名成员预计年内利率升至5%到5.25%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当前政策立场较月初有显著变化,放弃了暗示持续加息的相关表述。本月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态,将在必要时加快加息步伐。而在22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8名成员中,有10名成员预计年内利率升至5%到5.25%之间。这也意味着美联储今年内或再加息一次。

美联储态度的转变反映出近期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关闭产生的影响。鲍威尔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事件发生后,美联储官员曾考虑过暂停加息,但鉴于目前数据显示“通胀压力继续走高”,官员们在继续加息方面的共识更强。

◆引发关注

快速加息周期中全美3234家储贷机构被关闭或重组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美联储快速加息周期中,全美3234家储贷机构被关闭或重组,而公共和私营部门总共为此付出了3180亿美元的总成本。

美联储前理事凯文·沃什表示,美联储需要在动荡的金融环境中成为稳定市场的定海神针,如果他们不这么做,他们将需要一直处理这些银行救助的紧急情况。

耶伦承认持续加息是银行接连关闭主因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日前承认,美联储持续加息是导致银行接连关闭的主因。在高利率环境下,这些银行所持债券等金融产品价值急速缩水。

耶伦认为,当前“危机”已引发银行业传染性挤兑,可能对美国银行体系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她说,联邦政府有必要“重新审视现行银行监管制度并考虑其是否适合银行业眼下面临的风险”。

知名美联储观察家、萨桑·加赫拉马尼宏观经济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蒂姆·杜伊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美联储面临政策风险,如果在美联储加息的同时银行关闭数量成倍增加,那么“政治后果将非常严重”。

金融学专家称激进加息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

美国多家银行接连关闭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密切关注。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大学国际金融学副教授夏华声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激进加息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并将进一步拖累美国经济。

夏华声表示,硅谷银行因流动性问题关闭,引发外界对美国银行业和金融领域的信任危机,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产生影响。

他说,购买美国国债是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操作,硅谷银行关闭暴露出欧美银行业可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动性危机;另一方面,市场信心动摇及银行业流动性问题将迫使美联储重新权衡其激进加息政策对金融稳定乃至美国经济的整体影响,或促其放慢加息脚步。

他还表示,硅谷银行因流动性风险产生的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标准而被关闭,引发的流动性和挤兑危机可能更多集中于西方中小银行及其大型商业银行的地区分行,“这将迫使这些银行提高贷款利率,融资成本增加,银行利润变薄。”

高盛集团日前发布报告说,中小银行占美国贷款业务比重较大,银行系统压力也可能集中在这些银行。预计今年针对美国小型银行的贷款标准将收紧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收紧程度将低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高峰期。

加息过程中全球股票市场会波动加大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宏观分析师、基金经理罗水星表示,美联储不断加息缩表,利率不断上升,除了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冲击外,还逐步实质性冲击到金融系统。

德邦基金表示,在美联储加息过程中,全球流动性会有所收紧,长端利率上行会压制股票市场估值,因此在加息过程中全球股票市场会波动加大。

易米基金表示,美联储加息,短期对美国和全球市场情绪上会有一定压制,而且对中小银行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它们因为这个息差问题造成的挤兑情况可能还会延续。

另外,因为美国对储户实行刚性兑付,所以会间接地侵害股东的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资本市场上来说,中小股东会“用脚投票”,造成中小银行的股价加速调整,因此对于全球市场的银行股的压制是比较明显的。

◆恶性循环

一边加息一边暗中放水4.4万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联储坚持继续加息策略,另一方面却似乎已开始“暗中放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前副所长、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丁一凡指出,硅谷银行倒闭后,美联储出手“兜底”时推出全新的工具——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几乎等同于直接降息。”

根据估算,美国银行可以通过BTFP进行融资的总规模约为4.4万亿美元。换句话讲,BTFP只是美联储以另一种方式进行了4.4万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规模甚至超过了新冠疫情期间4.18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加或不加都“后患无穷”

事实上,自去年3月启动加息以来,市场上便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美联储会不断提高利率,直到问题出现。”然而,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美联储仍显得“手足无措”。

继续加息可能放大其他银行的问题,再次导致银行挤兑发生。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前行长罗森格伦认为,这无异于火上浇油,“现在加息25个基点对通胀产生的影响相当温和,但可能对金融环境产生放大效应。”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解释,因为这场危机涉及面很大,硅谷银行事件最大的影响是整个金融业开始恐慌,“这些银行的情况都差不多,比硅谷银行治理资产质量差的银行也很多,这意味着隐性的雷太多了,你不知道哪颗雷就爆了。”

迄今为止,尽管美国当局已出手稳定局面,但尚不清楚这些措施是否平息了对其他地区性银行健康状况的广泛担忧。被认为可能“下一个倒下”的第一共和国银行股价本月已下跌逾80%。

新工具等于再启印钞机

此番推出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由美国财政部外汇稳定基金提供高达250亿美元的支持,该计划允许银行以美国国债、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及其他债务为抵押,从美联储获得最长一年的借款。通过这一计划,银行“不必再亏本出售债券以满足客户的提款需求”。

这一工具的横空出世可谓是“出人意料”,美国及西方多国的分析人士都认为,这一招无异于定向对美国金融机构放水,本质上表明美联储或再次开启印钞机。

丁一凡解释道,“几乎等同于直接降息”的BTFP,只不过将量化宽松重新包装了一下,并定向给金融机构放水。

“这意味着,银行可以无限制地向美联储借款,而最终所有银行烂债都会转移到美联储手上,然后怎么办呢?它(美联储)只能发行货币。”丁一凡说道。

丁一凡指出,美联储如今已经没有更多的工具可以去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变相放水,无疑将导致恶性通胀出现,并进一步导致美元走弱,在全球市场失去信誉。

(信息来源:新华社、澎湃新闻网,央视财经、中国基金报、红星新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