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深秋,一篇报道改写了丁豪的人生。因从小残疾被遗弃的他,在时任杭州市儿童福利院院长王富英的奔走下,被本报记者发掘。那时的丁豪,无力支付大学学费,记者笔下的“我想读书”四字,如一颗石子投入湖心,激起全城涟漪,也拉开了杭城援孤行动的帷幕。于是,命运齿轮就此转动:复读一年后,他考入杭州大学哲学社会学系,成为我国从福利院考入高校的首位孤残大学生,基金会资助了其全部学费;毕业后,丁豪扎根市残联,自学编程语言,并开发助残服务平台,将“无障碍”从物理台阶延伸到数字世界……
一句话点评:与读者同行,与时代同步,我们携手助力,温暖千万家,温暖一座城。
■ 何以“对赌”
2012年,皖浙两省签下一纸“战书”——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水质不达标,上游补偿下游;水质达标,下游补偿上游”,由此拉开了长达10多年的提升水质、生态环保“战役”,人们形象地称其为“水质对赌”。
一句话点评:从“各自为政”到“同舟共济”,两地下好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盘大棋,更为跨区域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 领先全国21年,杭州“春秋假”放出了什么?
在杭州,利用孩子春秋假出游的家庭正越来越多。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杭州的经验再次引发关注。
一句话点评:消费新引擎,陪伴好时光,校外必修课。
■ 杭州到上海将新增一条重要高铁!看看路过你家吗?
日前,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新建上海至乍浦至杭州高速铁路(浙江段)选址公示》,项目进入可研批复关键阶段。该项目建设地点涉及杭州市和嘉兴市,其中杭州市涉及临平区、拱墅区、西湖区、余杭区。
一句话点评:不仅仅是更大程度上拉近沪杭各地的时空距离,也将更大程度上加速长三角的融合效能。
■ “有事找‘苹果姐姐’”!杭州这群姑娘都有个特殊的“水果”代号
有一种刚,是深夜警报骤响时果断按下急救铃的利落;有一种柔,是安抚患儿输液时轻哼童谣的温软。两种特质集于一身,便化作了病房里最动人的风景。风景的主角,就是杭州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护士冯学美——备受孩子们信赖的“苹果姐姐”。
一句话点评:“三分医疗、七分护理”,重视护理职业,就是重视生命本身。
■ “春天的味道”登场!
春天在西湖边,春天也在杭州人的锅里。有句老话称“不时不食”,顺应时节的杭州市民们的餐桌也迎来了“春菜”登场,香椿、春笋、马兰头、荠菜等时令蔬菜争“鲜”上市,让人们大饱口福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春意。
一句话点评:寻找“春天的味道”,有热爱生活的影子,更有生命本源的张力。
本期主持人:侯英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