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红利助推诸暨袜业 “织”出国际新市场

2025-03-20

本报讯(记者 邱丹晨 通讯员 孟幸宇)连日来,在位于绍兴诸暨大唐街道的浙江东方缘针织有限公司内,200余台智能袜机开足马力,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赶制一批出口哈萨克斯坦的袜子。企业董事长助理斯淼钟介绍,去年他们成功开拓了“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包括中亚和中东地区的5个国家,利润增长了20%左右,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9月。

2025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的第四年。根据该协定承诺,纺织服装、化工品、伞具等产品的关税税率将进一步下调,为相关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带来更多政策红利。

同样迎来订单增长的,还有产品出口日本市场的浙江海盛袜业有限公司。“出口日本的袜子属于‘分阶段降税’产品,RCEP生效前在日本的进口关税税率是7.4%,目前已降至5.6%,待4月1日开启新一轮降税后,整体降幅可达到2.3%,这将进一步助力企业开拓东亚市场。”企业关务员周涛说。

眼下,在大唐袜业城,春夏款产品已全面上线。跟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市场更青睐“差异化”产品。在“袜色”品牌形象店,一款以天然榉木浆纤维为主要原料的春袜备受欢迎。与传统棉袜相比,“榉木袜”不仅更加柔软亲肤,吸湿性更提高了50%,目前该系列产品的出货量已接近30万双。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在产品创新提质上再发力。在诸暨市卡拉美拉科技有限公司,借助AI技术,设计部门只需输入材质、风格、花纹、样式等要素,便能迅速生成产品设计方案,再经设计师精心修改后即可推向市场,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除了引入AI辅助设计,我们还积极和知名IP联名,袜品非常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企业总经理助理胡蕾蕾说。

和市场端一样,项目建设同样热火朝天。在浙江鼎淏针织有限公司,年产7500万双袜子的数字智能生产线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涉及3个建筑单体,目前工程进度已完成90%左右。与此同时,包括750台织缝翻检智能一体袜机、自动包装机在内的机器设备已进入调试安装阶段,预计6月正式投产,年产值可达1.8亿元。目前,大唐街道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共有6个。

有“国际袜都”之称的大唐街道是全球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每年的袜子产量占全国的七成、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大唐街道规上产值、投资、自营出口等各项数据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22.1亿元,同比增加18.6%;新产品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56%;自营出口尽管受到春节假期和物流影响,但仍然实现平稳增长,同比增长2.1%。大唐袜业正以创新驱动和市场拓展为双轮动力,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