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毛雨佳 通讯员 方翠燕 蒋子祎)“你已进入燃气管道安全防护范围,请注意防火,严禁开挖……”近日,在地铁12号线一期叶埠桥站施工现场,一辆挖机驶入现场,不到一分钟,工地上空便响起了警示声。
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如何有效加强燃气管线保护,事关民生保障和公共安全。为此,杭州天然气公司借助智能科技AI,给地铁等大型建设项目等高风险施工现场装上了工地“眼睛”,推动燃气管道保护工作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杭州天然气有限公司输配运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钟奇介绍,在过去三年中,主城区中低压燃气第三方施工破坏数量正在逐年减少,但第三方破坏事件仍时有发生。“在建工地的24小时监护一直是我们的痛点,尽管管网运行人员每天到现场巡查,但没法做到实时监控。”
现在,工地视频AI监控系统就像是给大型在建工地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可以利用先进的视频识别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精准捕捉并识别作业中挖机的动态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发现并制止潜在的危险行为,实现对燃气管道保护范围内的全天候、全时段监控。
据悉,主城区已有13个大型在建工地装上了这双智能的“眼睛”,主要覆盖地铁工地、道路管廊施工现场等。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工地视频AI监控系统已经预警20多起,我们均进行了提前干预,有效提升了监测与监控效能。接下来我们还会对主城区在建中大型工地中涉及燃气中压管道的工地进行摸底,预计在年内全面覆盖工地视频AI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