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文静
正值春日,萧山临浦老街上的山阴街社区丁香工坊一派春意盎然。57岁的张响珍,作为手工钩针社团的“运营官”,正细致地为一群年龄相仿的大姐们示范钩针技巧,手把手地教她们制作康乃馨。
钩针、食点、舞蹈、花艺、合唱……丁香工坊内的兴趣社团丰富多样,而加入其中的社区女性居民被称为“丁香嫂”,她们如丁香花一般,聚集成灿烂奔放的芬芳花团,透出蓬勃的青春气息。
去年,山阴街社区成立了包括丁香工坊等七大空间在内的“红格饭架”治理矩阵,组成一个个居民自治社团。有特长、有才艺的居民纷纷加入,或担任“运营官”,或成为社团成员。拥有近40年钩针手艺的张响珍“毛遂自荐”,牵头组建了手工钩针社团。
钩针社团举行活动时,张响珍带着大家制作迎春花、康乃馨、向日葵、玩偶……一件件作品令人看了心情愉悦。每逢山阴街社区开展“饭架有好市”公益市集,这些钩针作品就成为义卖活动的“抢手货”。义卖所得纳入社区公益款项,用于向居民提供服务。
加入公益“练摊”以前,张响珍早就是社区居民眼中的“熟面孔”了。近年来,山阴街社区积极发挥居民自治力量,开展日常巡逻、交通劝导等工作,张响珍就是其中一员。每天早上,她与队友们一道,沿着大街小巷将社区巡视一遍,哪里路灯坏了,哪里墙角堆了垃圾、有车辆占道……她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反馈给社区第一时间处理。
“加入丁香工坊的‘丁香嫂’们,很多都是这些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心居民。”山阴街社区党委书记孙娴介绍。从最初的志愿服务小队,到发展成为“丁香嫂”工作室,再到升级为如今更加丰富的丁香工坊,面向全体居民开展微公益服务,社区女性的文娱生活与精神世界更丰富了。
一个个社区组织升级蝶变的背后,则是社区服务这个“大魔方”的精妙转动。魔方转出了与时俱进的服务方式,也转出了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