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许卓恒 章杭
在拱墅区康桥街道的康乐社区,62岁的退休居民曹春梅轻轻翻开“博爱家园积分存折”,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她参与社区献血、助老服务、垃圾分类督导等志愿活动的点滴——300小时的服务时长,累计攒下3000积分。昨天,她用100积分在社区的834咖啡馆兑换了一杯香醇的经典拿铁。“用志愿服务换来的咖啡,满是浓浓的人情味儿。”曹春梅脸上洋溢着笑容。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实则是康乐社区以“博爱积分”激发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热情、激活社区自治新活力的生动写照。
834咖啡馆坐落于康桥街道顾扬路834号,在繁华中独守宁静,颇有大隐于市的韵味。踏进咖啡馆,工业极简风的空间令人眼前一亮。这里不仅有由流动图书架构筑而成的“汇爱书吧”,还有位于二楼的艺文空间,那里不定期举办各类小型活动与优质展览。店内特别设置的居民专属杯架系统,为200余位常客留下了家一般的专属印记。门口,网红猫“拿铁”正慵懒地趴着,给人带来宁静又治愈的感觉。“还有什么快乐能比得上边喝咖啡边撸猫呢!”住在附近博翠府小区的小卢笑着说道。小卢早已在店里办卡,闲暇时便来这里享受惬意时光。
834咖啡馆可不只是弥漫着咖啡香的休闲之地,更是社区治理的“能量站”。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获取“博爱积分”,进而可以兑换咖啡及周边产品。作为积分兑换的“网红站点”,834咖啡馆从创立之初就有着鲜明的社区基因,与普通商业咖啡馆运营模式截然不同。主理人王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康桥人,她巧妙地将在地文化融入产品创意。例如,研发的四季节气咖啡,是社区健康档案的味觉呈现。融合玫瑰的“繁花”拿铁对应情绪调节,肉桂陈皮组成的“理直气壮”特调呼应中医温补理念。通过一系列举动,咖啡馆月均客流量突破1500人次。这个融入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治理会客厅”,已然成为上班族的午休站、亲子家庭的绘本角、阿姨们的聚会点,悄然编织起一张充满温情的社区关系网。
“我们邀请了834咖啡馆、果然佳培训机构等5家周边商铺加入社区爱心商铺行列,借助‘博爱积分’兑换系统,将市井烟火转化为治理资源。居民从攒积分到兑积分,‘主人翁’意识愈发强烈。”康乐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玉婷介绍道。如今,这家咖啡馆已成为社区治理的柔性支点,带动社区志愿者队伍扩充至100余人。“服务换积分—积分兑权益—权益促共建”的良性闭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加入。
2024年,康乐社区进一步创新升级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成立“博爱家园基层治理联合体”,以“健康有方、公益有方、救援有方、志愿有方”四剂治理“处方”构建共治生态。未来,康乐社区将持续吸引更多社会力量融入基层治理生态圈,用“小积分”汇聚“大温暖”,在咖啡香与人情味的交融中,书写“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现代社区治理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