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
《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5月1日起施行。消息甫一发布,收获无数点赞,点赞集中在条例第四十条:“公园不得售卖门票”——不售门票的公园才是真正的公园。
其实深圳公园条例亮点很多,而“公园不得售卖门票”恰恰称不上亮点,因为国内各大城市的公园条例率皆如此。而且依据该条例,“公园不得售卖门票”并非绝对,经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园依然可以售卖门票。
人民公园,以免费为一般,以售票为特殊,“公园不得售卖门票”确实体现了“公园姓公”的本质。然而“公园姓公”不仅仅在于免费,更在于公园是增进人民生活品质的公共资源,必须有好的规划、好的建设、好的设施、好的风景,让群众置身其间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时代在发展,公园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相应地,法律法规也要跟上时代的节奏。那么要说深圳公园条例的最大亮点,就是“与时俱进”。比如强调充分考虑残疾人和老年人、伤病患者、孕妇、儿童以及其他有需要者的需求,鼓励通过空间立体化、功能叠加等方式实现公园土地资源和建(构)筑物的高效利用,积极推动低碳公园、零碳公园的建设,等等,既展现人文关怀,又彰显生态文明。
进公园能带宠物吗?条例规定,公园可以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设置活动功能区,其中就包括“设置独立、围合的宠物活动区域”。对宠物友好,就是对人类友好。可以骑着自行车进公园吗?条例规定,有条件的公园应当设置骑行区域或者路段,允许未安装动力装置的自行车进入。可以在公园里的草坪上散步、平躺、嬉戏吗?条例规定,有条件的公园可以向公众开放草坪和林下空间,满足服务对象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在公园里唱歌、跳舞,产生噪声怎么办?条例规定,公园管理单位可以通过引导采用声源控制、传声途径控制等技术措施,预防和减轻噪声污染。条例还规定,鼓励公园通过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科学研究、生态补偿、碳汇交易等形式,促进公园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人文、生活、美学等社会效益——这既是以园养园,又是提升人民群众游园体验的必要之举。
时代在前进,“公园”有变、有不变,不变的是“公”、是“以人为本”,变的是引入新理念、新方法、新内容。深圳的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引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