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郁葱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一千多年前的《梦粱录》里记载了当时生活中的雅事,这其中,茶事出现在书斋里或者文会雅集中,是当时盛行的时尚行为:透过味觉、触觉、嗅觉和视觉,人们品味着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让生活展示出风雅逸致。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一片小小的茶叶中,可以看到从种植、生长、采摘、制作、命名,再至观其形、听其声、闻其香、品其韵……茶,早已超越了一般的物质形态,就像记载中,苏东坡等人在杭州的斗茶趣事所蕴蓄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到了现代,饮茶之风在这座城市更为兴盛。据统计,大大小小遍布全城的700余家茶馆,已成了杭州的特色和个性。茶,在这座城市,正在逐渐演绎出一种契合新时代的风尚,当古老的茶文化与现代都市相遇,终将碰撞出一股汹涌澎湃的国风茶饮潮流。
杭州翁隆盛茶号是杭州茶历史的传奇之一, 近年来声誉鹊起的艺福堂茶业创始人李晓军对其颇多牵挂,他身兼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多种荣誉,却对翁隆盛茶号念念不忘,多年来致力于对翁隆盛的“抢救性”恢复与保护,希望重新发掘出这一缕茶香。
一个好消息是,在2025年开年,继商标注册成功后,翁隆盛茶号被认定为杭州老字号。
从翁隆盛到艺福堂,从艺福堂再到翁隆盛,这300多年的跨度里,我们可以看到茶在杭州的历史轨迹和脉络。
吃茶去:
杭州茶文化的前世今生
从杭州城市中心的龙井、梅家坞、龙坞等茶产地到富阳、余杭、建德、淳安……在杭州的土地上,茶山随处可见,茶是杭州的符号之一。
“崇尚自然、追求翠绿,讲究真色、真香、真味”,或许是这种追求,让“茶圣”陆羽慕名而至。据《新唐书·隐逸传》记载,陆羽一度隐居于今天杭州的余杭区,在径山一带采摘野生茶籽,在山下溪畔结庐著书,终著成传世名作《茶经》。
“吃茶去”,这是世俗生活的一道幽微之门。因为茶,性俭、味苦、身凡、气静,无不昭示着我们生活中能够发现的点点滴滴,并且面对压力时云淡风轻的心态,这也是茶水先苦后甜的真谛。
南宋时,日本僧侣慕名求法,学成回国后,将径山的茶种、栽技术、器具、茶典、茶宴仪式等带回日本,并发展演绎成为日本茶道。但起源地径山,在明代以降,茶宴式微,至晚清后几近失传。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时间的流转中,茶宴又悄然浮现,到现在已成为一种现象: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万寿禅寺获得“径山茶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2022年11月,“径山茶宴”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柴米油盐酱醋茶。”杭州茶韵悠长而丰富,径山禅茶只是杭州茶文化的一个点,杭州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就包含着茶,在世俗生活中,杭州人饮茶是一种习惯,一种熟悉了的生活方式。就像我们在典籍中可以读到,南宋时的杭州,以卖茶为业的茶肆、茶坊已遍布全城。在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可窥见茶风之盛:“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时间流逝,茶文化的精髓也在这传承中积淀下来,比如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非遗项目茶百戏,比如宋韵文化的代表点茶……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远一点,茶马古道、丝绸之路,这些被世人所熟知的经济文化传播“路径”,都是茶文化传播和辐射的线路。从唐朝开始,我国的茶叶就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商品,茶叶所到之处,它独有的醇美滋味为人所追捧,很快就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并逐步变成东西方有口皆碑的饮品。而在东南一带,宁波港、泉州港同东南亚、印度洋等地区进行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的海上经济贸易和人际往来,泉州港被誉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的“东方第一大港”。
文化的传承和影响在悄无声息中完成,就像唐代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中这样说茶的传播:“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欲,投钱取饮。”
饮茶,如一个梦幻的开始,一座舞台的铺陈,赋予了我们一种属于个人的,但同时也可以普及的生活方式。从无到有,再到葳蕤,满目的繁华都是这样走来的。
清康熙26年(1687),一个爱茶的人,办了一家小小的没有店名字号的茶叶店,是为了生计,还是出于爱好?今天我们已无从查证,甚至不知道它开在哪里,只是在翁隆盛茶号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在多年以后,这家小店发展成了翁隆盛茶号,渐渐成为一个传奇。
一家小店的开枝散叶
清雍正七年(1729),在杭州梅登高桥贡院旁,翁隆盛茶号开门营业,这是浙江有记载的第一家茶号(《浙江通志·茶叶专志》:明清两代,茶行、茶庄、茶馆兴盛。有史料记载最早的茶号是清雍正年间开设于杭州的翁隆盛)。
老板翁耀庭笑迎四方客,他是海宁人,选择把店铺开在梅登高桥自有他的算盘。
梅登高桥位于今天杭州高级中学西侧,旧名通济桥,俗称梅家桥,明代始称梅东高桥。杭州高级中学当时是朝廷举办科举考试的贡院,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放榜后,便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之路:
高中的身戴大红花、坐着轿子,前面有锣鼓“铛铛”敲着,从贡院出来,经文龙巷、文星巷、长庆街、青云街,游街扬名。
考不中的,拎着装着笔墨纸砚和生活用品的考篮,走过梅东高桥后沮丧回家。“梅东高”谐音是“没登(上科举)高”,以讹传讹,这桥名成为了梅登高桥,以至于忘了“梅东高桥”的本名。
在翁耀庭开店时,这里是盐贩的汇聚地,盐商项乐还在此建宅,有花萼堂等十二楼堂。我们知道,盐贩有钱,而且交游广阔,南来北往,对于茶叶的销售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古桥行近市,凝睇列廛居。红灯夜煎饼,白头人卖鱼。细流烟棹舣,旧句酒帘书。不厌嚣尘地,短婴惭未如。”这是清代诗人周骏发在《梅东桥晚眺》中所写,同时代的张世荤在《梅东桥夜坐》中写:“秋清夜永漏声迟,桥畔人稀独凭时。水面云生迷树影,山头雾没见星移。露零浅草虫先觉,月入深松鹤未知。静景寻求须静者,千家梦熟正奔驰。”
可见当时这一地的热闹。热闹是热闹,在见多识广的人中,翁隆盛茶号站得住脚吗?翁耀庭有底气。
雍正继位那年,也就是1723年,在当时普遍是炒青散叶的市场里,翁隆盛茶号(当时尚未开业)开始尝试创制与众不同的茶叶,开始总结茶叶的采摘、炒锅的温度、火候的掌握等对茶的影响。
这种试验有效果吗?它会产生影响并产生收益吗?
答案在两年后揭晓,雍正三年(1725),翁耀庭受浙江巡抚李卫委托研制龙井贡茶。可以说,翁隆盛茶号走在了前面。
然后又四年,于雍正七年(1729),翁隆盛茶号创制出扁形龙井茶上贡朝庭,茶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名震京师。
1729年,这成为翁隆盛茶号的创始元年。
它在当时社会的受欢迎程度可从几个细节里管中窥豹: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第一次南巡杭州,大概是想到了龙井茶的甘醇香甜,起兴要去看看它的炒制者,于是亲临翁隆盛茶号观看炒茶制茶。乾隆一激动,皇恩浩荡封翁隆盛茶号为“天字第一茶号”。还亲笔御题了两块招牌:“翁隆盛茶号”“天字第一茶号”,并盖上方、圆印章,同时写下《观制茶作歌》一首。
乾隆是个喜欢喝茶的雅士,他对贡茶有要求,对水也很讲究。按照陆以恬《冷庐杂识》所记,乾隆每次出巡都要带一个精工制作的银质小方斗,命侍从精量各地泉水。可见他品茶的标准之高,翁隆盛茶号制作的茶能入他的眼,可谓不易。
去了一次不过瘾,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再巡杭州,又亲临翁隆盛茶号。乾隆三十年(1765),也就是他最后一次到杭州时,又驾临翁隆盛茶号品茗。
乾隆五十年(1785),“翁隆盛”龙井茶乘坐“中国皇后”号海轮远赴美国纽约。这开创了龙井茶运美贸易之先河。到了清道光三十年(1850),美国第一艘快艇“东方号”,来中国运“翁隆盛”龙井茶至英国伦敦销售。“翁隆盛”再开美国第一次来中国运茶至英国贸易之先河。
如果说梅登高桥是贡院部分考生的折戟之地,那么,翁隆盛茶号则是在这里通过了考试,走上了它的繁盛之途。
敢为天下先
“本市经营茶业者,可分为茶叶行、茶叶店两种……茶叶店又有庄号之分,茶庄是门售而兼批发,二十年全市9家;茶号系单营门售,全市52家……资本总数207830,最大者为清河坊之翁隆盛,计3万元……营业最大者首推翁隆盛,计24万元,次为鼎兴,计21.8万元,再次方正大,计20万元。”
这是1932年出版的《工商半月刊》中《杭州市茶业概况》一文中所记载,这个时候,翁隆盛茶号已经迁至清河坊,时间在清咸丰年间。
从梅登高桥迁到清河坊,相当于从一个商业中心到了另一个商业中心。清河坊处于今天南宋都城遗址的中心位置,西承西湖文化景观,东接京杭大运河。街区北至西湖大道,南至鼓楼,西至吴山广场,东至中河中路。
清河坊的地位,从2001年开街的清河坊历史街区,先后荣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国民间文化街”“中华老字号第一街”“中国著名商业街”“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高品质步行街”等称号中可见一斑。
在今天的清河坊,我们看到翁隆盛茶号的旧址,它现在的门牌是上城区中山中路62-1号。于1925年建成,为五层洋房,门楣装饰“狮球”注册商标,外部为欧洲古典主义风格,而建筑内部则是砖木结构的中式风格。现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山中路近代建筑群”之一。
从建筑的时间可以推断,这是翁隆盛茶号搬到清河坊后重新修建的,这也可看出,它一直都在发展。今天它是南宋御街特色历史建筑群中有代表性的一处,因其特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被收录于杭州市建设委员会编撰的《南宋御街特色建筑》一书中。在石碑上有这样的字句:“……翁隆盛茶号因经营杭州西湖龙井茶驰名,曾经是我国茶业销售行业中的龙头老大。”
李晓军说,在翁隆盛茶号的旧址上,重新开设翁隆盛茶号已经作为公司的重要目标写进了五年计划。
我们继续说翁隆盛茶号在清河坊的故事:
1915年,“翁隆盛”龙井茶荣获特等奖。这是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传来的消息,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得的特等奖。
在这之后,“翁隆盛”盛名远扬,博得了众人的赞誉,比如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与夫人先后两次从上海赶到杭州,他们来做什么?到翁隆盛茶号品茶及购茶。
1929年,在《西湖博览会指南》上,翁隆盛茶号登出广告:“本号开设浙杭,创自雍正迄今二百余载,自建五层楼房。拣选狮峰龙井、莲心旗枪、武夷红梅、六安香片、洞庭碧螺、云南普洱、双窨珠兰、三熏茉莉、黄白菊花、玫瑰玳玳,门售批发,定价划一。如蒙赐顾,请认明狮球商标,庶不致误。”
有趣的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因“翁隆盛”名气大了,就像金庸的武侠小说名满天下,那些蹭流量的书托名为“全庸”“金康”一样,在当时的茶叶市场上,出现了“翁龙盛”等类似的仿冒牌。
这里可以看出翁隆盛茶号的市场意识了,它注册了商标,这个就远远超过了当时商家的普遍认识范畴。
据1928年、1929年浙江省政府《关于杭州市茶叶企业登记名录公报》的名单,翁隆盛茶号注册有“狮球”商标。据载,在1935年印行的《翁隆盛茶号特刊》中说:“今为防翁隆盛牌号之龙井名茶日久失真计,为免除顾客误会计,敝号自民国22年起,于木箱内之铁胆盖上,加轧机印注册狮球商标,以资识别。另外翁隆盛还严密控制茶号包装纸,归有益山房独家承印,并把印好的版子收回以防包装纸外传。”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略东北三省,翁隆盛茶号内销业务被迫中断。1937年杭州沦陷,翁隆盛茶号店址虽存,但货物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1938年,当时的掌门人翁海宗决定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上海,在上海开设翁隆盛分店,翁海宗自己亲自负责翁隆盛上海店,杭州店则交给在翁隆盛工作了11年的李子云全权负责。
李子云就是李晓军的祖父,他于1953年返回老家安徽。那个时候,翁隆盛茶号已移址到湖滨一公园, 因为清河坊的零售门市部撤销了, 湖滨同大元茶号改成了翁隆盛茶号, 后来又改为狮峰茶叶店。
1958年,翁隆盛茶号歇业,历经229年(从1729年正式创办算起)的茶业传奇品牌暂别舞台。
传承在于坚持,也在于创新
李子云返乡后,从事了二十多年的制茶手艺并没有丢下,而是言传身教,将有关采茶、收茶、炒茶、挑拣、拼配、评茶等一应跟茶叶技术相关的技能全数传给了儿子李赤明。
20世纪80年代后,李赤明借着茶叶市场化的东风,深入杭州龙井产地,将龙井茶销至全国各地。李晓军从小就爱听父亲讲爷爷的故事,讲翁隆盛的故事。
李晓军2006年大学毕业后,带着1200元来杭创业,开创“互联网+茶”模式,率先提出“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承诺,主张“一生只做一件事,实实在在做好茶”。他的商业模式,被誉为互联网上茶马古道的开创者。于2008年成立了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在西湖区龙坞和桐庐等地都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公司以“互联网+茶”模式运营:线上运营“艺福堂”品牌,线下运营“翁隆盛”品牌。
2020年,李晓军终于成功获得第30类茶业相关的“翁隆盛”商标及“狮球”商标。在2023年,公司实现全年营业额超4亿元目标,这恐怕是他的爷爷李子云当年不能想象的,或许,翁隆盛茶号再次的辉煌也指日可待。
翁隆盛茶号的兴衰沉浮,无意间呈现出了茶文化的一部分,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它走入世俗生活,饮茶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翁隆盛茶号从无中生有,又一步步枝繁叶茂,乃至进入休眠,今天它的苏醒,便是因为有心人的坚持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