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团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感受“莫角听风”。 图片由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工作指挥部提供
本报讯(记者 沈维 余杭微融圈 张晓欣 黄圆圆 贺蕊)2025年1月1日,同济大学学生丁琬韫站在莫角山上,拿着在学校市集上收到的“莫角听风”明信片,为自己拍下了新年的第一张照片。这是2025年“打卡”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图景”的第一批游客,来自上海各高校的学生和企业代表组成研学团,一路游览了“莫角听风”“良博映玉”“禅茶一径”等。
这场新年研学活动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期待已久。前几天,在同济大学的活动中心里,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图景”推介会以公开课的形式,与沪上学子们“见面”。推介会上,“十大图景”代表单位对良渚文化大走廊的文旅资源进行了推介,并与上海相关旅行社举行合作签约仪式。与此同时,同济大学校园林荫大道上,良渚文化大走廊市集活动也热闹开启,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与活态体验,吸引不少学生驻足参与。
借着这场推介会,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研学教育基地正式落地良渚文化大走廊,并聘任了5位“达人”同学作为“十大图景”的“星推官”,良渚文化大走廊高校推广季正式开启。这场新年研学活动就是推广季的第一站。
漫步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王怡文感叹不已:“这里不仅有5000年的文化底蕴,还有‘网红’小鹿、‘渚咖’等新业态,让我觉得既古老又新潮。”
坐在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的宋代点茶体验室里,研学团成员和茶艺老师“面对面”,亲身感受了一番“宋代七汤点茶”。“我一直很喜欢茶文化,在推介会上听到‘禅茶一径’的相关介绍,就迫不及待地报名了此次研学。”来自上海交大的毕业生、郢榛信息科技创始人李军说道。
此次“十大图景”与沪上高校联动,不仅让书本上的良渚文化从抽象变为具体,更是激发学生灵感的一次生动实践。“研学基地的揭牌,标志着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径山文化的传承有了更系统、专业的平台,有助于培养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良渚文化大走廊产业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良渚文化大走廊将更加紧密地与各地高校联动,为传承和发展良渚文化培育专业人才,赋能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