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查看 精彩视频
2021年6月,新登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排水沟。
通讯员 江升 记者 熊艳 文 记者 张之冰 摄
“说到吴越文化、谈到钱镠的非凡智慧,东安城是绕不开的。”
新登古城,旧名新城,古时又称东安城,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时建县,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2020年起,市考古所开始对“新登古城”进行系统发掘,在2020至2022年间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新登古城的南、西、北三门,发现了唐代、宋代、明清时代相互叠压的遗迹,证明了东安城在历史长河中的显赫地位。
市考古所李坤副研究员介绍,史上记载,东安城有三次大的建城历史,分别在唐代早期、唐代晚期和明嘉靖时期。“特别是唐代晚期,由钱镠精心谋划、杜稜亲手筑造的东安城,建成不足4年便成为护卫杭州的‘及时雨’,其背后彰显的是钱镠高瞻远瞩的谋篇布局。”
如今,俯瞰新登古城遗址,山峦连绵起伏,从这些“线条”里仿佛能看到当时东安城的恢宏气势……
考古发现过程“妙不可言”
“东安城的建设堪称鬼斧神工。”李坤说,考古的过程妙不可言,“这块区域几个朝代遗址叠压在一起,对比明显。最初挖掘的是明清时期的城墙,因保存得相当完好,便未再继续深入,直至挖到一个排水沟,清理时发现大量砖块,顺着痕迹一点点挖下去,竟发现了一堵规整的城墙包砖压在明清城墙之下……根据叠压顺序,其年代必然更早。于是顺着线索继续发掘,终于发现了城墙。查阅文献后,基本确定这是晚唐时期杜稜修建的东安城。”
随着发掘的深入,东安城的城门、城墙、道路以及县衙等重要设施逐渐显现真容:南门区域发现了唐代城门城墙遗迹、宋代城墙与道路遗迹、明清城门城墙遗迹等,西门区域发现了唐、宋和明清时期的城墙遗迹等。后来在城内包砖上发现一些文字——
“这块砖发现时被泥土包裹着,清洗时发现了‘大唐’二字,令我们兴奋不已。之前在衣锦城发现了印有‘大唐’的砖,后来在北门地砖上又发现‘东安’二字,更证实这便是东安城。”李坤介绍,遗址陆续出土大量陶瓷器、建筑构件等文物,包括“东安”铭文砖、手印砖、青白釉斗笠碗、青釉盏等。
千年前修建城池理念至今仍值得学习借鉴
谈及东安城的修建,李坤眼中闪着敬仰之情。
钱镠,这位吴越国的缔造者,早年追随大哥董昌,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面对唐代晚期错综复杂的军事局势,钱镠深知仅凭一己之力难以稳固基业,于是担任杭州刺史后,便启动了“造城大计”——889年开始修建临安“衣锦城”;890年开始三次大规模修筑杭州城,奠定了以后杭州城的城市格局;891年开始修建东安城,不仅为了抵御淮南杨行密的威胁,更是钱镠构建整个浙西防御体系的关键一环。
“战事结束后,钱镠便命得力干将之一、新登人杜稜回新登修城。城的位置、修建方式以及整体布局,皆由钱镠直接安排指挥。”李坤说,东安城最大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利用天然的地理特征,将山与山相连接,里面是夯土,外面是包砖,直接把山修成城墙,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壁垒。如此设计,既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又使城池更坚固,而且修建过程仅用10个月,基本不干扰百姓务农时间。
东安城建成不足4年,便迎来了一场严峻考验。895年,淮南军杨行密派兵攻打杭州,周边众多城池皆被攻占,东安城却始终攻打不下来。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东安城的坚固与实用,也让钱镠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得到充分验证。
这座城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但仍保留着坚韧与不屈。“在城市规划方面,东安城的布局巧妙,兼顾了军事防御与日常生活需求,因地制宜,一城一策,千年前修建城池的理念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李坤表示。
古城考古发现不仅印证了古城的历史真实性和传承性,为研究唐代以来城墙城门的结构和营造技术提供了重要实证,也为古城的修复、展示等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新登古城墙已入选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并有望加入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预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