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如阳光,照亮这座“阅读之城”

“十二Yuè”全民阅读盛典主场活动举行

2024-12-24

阅读音乐短剧《穿“阅”风华录》演出现场。

十二Yuè,这座城市的高光再次投向“阅读”。

阅读名家主旨演讲、阅读新空间挂牌、阅读服务新举措发布、阅读音乐短剧首演、书香市集如火如荼……12月23日,杭州“十二Yuè”全民阅读盛典主场活动在西湖区文体中心举行,以丰富的阅读活动,带领大家领略阅读的磅礴力量,一起“阅见书香之美,共筑阅读之城”。

倾听名家演讲,感受思想的碰撞。当天,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张抗抗、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黄亚洲、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来到现场,分享他们独特的文学经历与深刻感悟,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丰富精神世界的大门。

阅读空间,是对一个城市文化空间的拓展。新一批10家“杭州书房”、102家“杭州邻里阅读空间”当天同步挂牌,这一方方新型阅读空间,将不断激活全民阅读的基层“神经末梢”,打通杭州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百米”。

关于阅读空间,大家有许多期待。著名作家海飞、冰心散文奖得主陈曼冬、乾嘉书房创始人黄夏冰、有意思书房品牌创始人汪海英、钱塘图书馆馆长钱金利、钱塘区义蓬中学教师潜海龙等人相聚一堂,展开“书房面对面”对话,共同畅想“未来的阅读空间”。

这一年,杭州人的阅读状况如何?当天发布的《2024年度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报告》给出了答案。杭州图书馆宣布了“杭州图书馆书香惠民改革服务十大举措”,每一项服务都有同一个指向——为构建一个无障碍、全包容的阅读环境而努力。与此同时,杭州市“阅读共同体”建设正式启动,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将联合杭州书房、邻里阅读空间等新型阅读空间,以及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整合多元阅读资源,为读者构建一座新型“阅读宝库”。

如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当晚,杭州首部阅读音乐短剧《穿“阅”风华录》举行首演。剧中,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马可·波罗等与杭州密切相关的文化名人一一亮相,阅读与音乐、舞蹈、朗诵、戏剧巧妙融合,为阅读推广开辟了新的路径。

会场之外,还有热闹的书香市集。围绕当下热点内容,市集推出书香漂流区、非遗美食区、互动区等,打造充满人间烟火味的阅读体验。

作为杭城冬日里的阅读盛事,杭州“十二Yuè”全民阅读盛典已连续举办四届。今年的盛典系列活动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西湖区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图书馆、西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为期半个月,共推出7大板块、百余场阅读活动。

张抗抗曾说:“城市和书香的关系,正如树与阳光、水分的关系一样。”杭州“十二Yuè”全民阅读盛典,将见证杭州这座“阅读之城”在书香的照耀和滋养下,不断迸发出创新的活力和持久的动力,成长为“人文经济现代样板之城”。

Yuè分享

这一夜,张抗抗、黄亚洲、王旭烽三位作家亮相盛典,分别以《人生与阅读》《我们为什么要热爱文学》《一座纸上的杭州》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他们从阅读到阅历,从文字的品鉴到人生的沉淀,与大家聊一聊如何用文字滋养心灵,让阅读充盈人生。

张抗抗:阅读是我一辈子的“隐形伴侣”

回顾我的大半生,阅读是最忠诚、最友好、最不离不弃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是我一辈子的“隐形伴侣”。

阅读和阅历之间一字之差,它们是硬币的两面,就像连体婴儿共用一个大脑。人生经历和阅读经历没有办法分开,人生和读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们仅仅是为了黄金屋而读书吗?作为一个当代人,我们应该有很清醒的认识,读书不应该极端功利化。

在我看来,读书的动力主要来自求知欲。通过读书,寻求真理,懂得世界文明的基本常识和规律;通过读书,我们认识外部的陌生世界,也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样一个阅读-思考-实践的过程,就是每个人实现自我的过程。

对我而言,阅读是神圣的,是痴迷的,探求知识的人在书籍中拥有丰富的心灵世界。人们习惯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但我要说,更多时候,读书是在改变我们的知识存量,提升我们对人生和社会的认知。世界上所有的好书,都是我们的精神避难所。

假如不是为了明辨是非,开启心智,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阅读,不只是为了走向物质层面的人生巅峰。在这个时代,我们不必要求自己做一个专业的“读书人”,而要让读书成为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黄亚洲:在文字的艺术中,求真寻美

我们为什么热爱写作,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很烧脑。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重要而生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承载真,也承载美。

我们之所以热爱文学,其一,是为求真,得以明理。我们要善于用众多聪慧人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共同生活中的这个世界,以同理心的方式,让我们能比较清楚地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

一个人的眼界是窄小的,哪怕行万里路,跑几十个国家去旅游,看到的也是有限的。所以我经常跟朋友们说,阅读之后,我们会用别人的眼光,看到自己所处的世界和周围的生活,这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一本万利!

其二,是为求美,得以欣赏。文学通过想象力等诸多因素,让人获得美的享受,更加热爱生活。我们看到一幅书法,一幅画作,听到一种美妙的音乐、一个优美的舞蹈,都会觉得这是美的享受,这是人生的高级愉悦。

文学更是这样。宋人写,红杏枝头春意闹,我为这一个“闹”字拍案叫绝——一个“闹”字,有暖风,有蝴蝶翩翩,有心上人的笑意,有行人的脚步声,似乎总结了一切。我在想象当中获得一种美感,这是阅读带给我的心神愉悦。

那么,如何获得高质量的阅读?首先,要加大阅读量;其二,要眼睛与心一起阅读;同时,系统阅读与碎片化阅读并重。

当然,我们还是要坚持精神的阅读,严肃的阅读、系统性的阅读。因为你只有在某个领域得到比较精准的系统知识,才能获得自己的发言权,并且从这里生发开来,在别的领域里占据主动,从而获得人生的更大自信、更多觉悟。

王旭烽:写一座纸上的杭州是我的志向

文学和阅读对我们来说,是慰藉心灵的一个存在。

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里,每天到西湖边去走一走,就很美好。我发现,你越接触西湖,你越接触杭州,你越爱它。因此,写一座纸上的杭州,成为我年轻时代的一个志向。

我从创作短篇小说开始进入地域文化表达。后来,从纪实文学、近现代史切入,所有的书都是关于浙江或者杭州的。我用20年时间写了《西湖十景》,10部小说成为一辑《西湖十景》。慢慢地,觉得身边的东西特别神圣。我也写了很多随笔、舞台剧、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我觉得西湖养育了我,滋润了我,慰藉了我。

通过写这些东西,我对杭州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第一,杭州是人性的方舟;第二,西湖是众生的乐园。

我很喜欢在杭州生活,喜欢杭州的衣食住行,还有杭州话,喜欢所有一切杭州的历史空间。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阅读可能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生命过程中的根本问题。

如果阅读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我觉得已经很欣慰了。

Yuè书房

书房面对面:

城市需要怎样的阅读空间?

杭州的阅读空间,如散落城市角落的珍珠,安静地等待着与灵魂相遇。然而,在这个“短注意力”主宰的时代,“碎片化阅读”愈演愈烈,这些承载人文气息的角落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让这些空间焕发活力,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近书籍,让思想在文字间翱翔,情感在书页间沉淀?

启动仪式上,专业作家、阅读空间的运营者与热爱阅读的读者齐聚一堂,围绕杭州阅读空间的现状与未来展开热烈讨论,共同描绘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阅读美好未来。

对于目前杭州丰富多彩的阅读空间,浙江省作协小说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海飞表示,从最早的图书馆到现在遍布各处的阅读空间,读者阅读的选择越来越多,因此个性化将成为阅读空间的最大标签,每个空间会挑选合适的人。

“好的阅读空间应该让人坐得舒服,但不能太舒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散文奖得主、杭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陈曼冬表示,她心目中理想的阅读空间应该让人能更专注阅读,一旦过分舒适,还能边看书边吃东西,就会分心,“另外,阅读空间都应该有做阅读推广活动的地方,也能够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人。”

在钱塘图书馆馆长钱金利的想象里,随着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图书馆会出现两个变体:可能会“没有一本书”,但可以凭借数字化看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书,也可能只有图书,甚至没有手机信号,只能看书。“回归到真正纯粹的阅读,可能也是一种天堂。”他说。

潜海龙是钱塘区义蓬中学的语文老师,他高考落榜后经历过在外打工的艰苦时光,最终依靠阅读让他成为一名高级教师。谈及如何让现在的学生更愿意阅读时,他分享了经验——在他学校有个阅读长廊,很多学生都抽空去看书,他鼓励自己班上的学生不仅去看书,还要参与到阅读空间里的管理中去,“我发现,当学生深度介入图书的管理后,他们借阅的次数越来越多,阅读的兴趣越来越大。”

今年评选的十家“杭州书房”里,旨在“残健共融”的特有爱·有意思书房名列其中,有意思品牌创始人汪海英在分享中表示,用平等、尊重的心态与残疾人交流是书房成立的初心,不少网友看到社交媒体的分享,来书房所在的街区参观,了解这个特色街区的特点。“我们在运营公共文化空间中,强调人与人、周边社区、大自然的联结,只要阅读空间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它就成功了一大半。”

Yuè风华

在杭州首部阅读音乐短剧中

一起穿“阅”千年风华

阅读盛典上,阅读音乐短剧《穿“阅”风华录》首演,以音乐剧的形式演绎阅读体验,让书本里的诗歌、文字“活”起来,带给观众别样的惊喜。

该剧由浙江歌舞剧院青年导演王伍伟带领2024年浙江青年电影周电影主题音乐会原班创作团队打造,也是杭州首部以“阅读”为主题的音乐短剧。

《穿“阅”风华录》结合了杭州的人文历史和现代都市“阅读空间”建设,以年轻人的视角,展开一段有关阅读的穿越故事。剧中,当代大学生宋南嘉在风景如画的西湖边,随手翻开一本唐诗集,这一不经意的举动,为她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之旅”。白居易、王昌龄、钱镠、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马可·波罗等古今中外在杭州留下印记的名人一一从舞台上走来,诉说着关于阅读、关于文化传承的动人故事。

声乐、器乐、舞蹈、朗诵……多种艺术形式在剧中融合。楼塔细十番是流传于杭州萧山楼塔一带的民间传统音乐,笙、箫、笛、鼓、二胡、琵琶、扬琴等20多种乐器同台奏响,古色古香的演奏风格,瞬间把观众拉进遥远的历史。在浙派古琴传承人徐君跃清雅的琴声中,苏东坡的《江城子·江景》、辛弃疾的《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等名篇被诵读。“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伴随着流行歌曲《知否知否》的旋律,一段灵动的双人舞再现了千古才女李清照花下读书填词的场景……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整部剧围绕‘Yuè’展开创作,这个‘Yuè’,既是音乐的‘乐’,也是阅读的‘阅’,还是喜悦的‘悦’。”导演王伍伟说,音乐剧时下很流行,选择这种艺术方式与阅读相结合,期待达到更好的阅读推广效果;剧中处处凸显“阅读”主题,除了诗词名篇朗诵、文化名人登场,还有不少在杭州街头实拍的鲜活阅读场景;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剧承担了一个向导的角色,引领杭州的阅读爱好者,满怀喜悦去各个阅读空间打卡。他表示,希望通过多元艺术的融合,能生动展现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历史脉络,激发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对阅读的兴趣与热爱,为“书香杭州”营造浓厚的阅读文化氛围。

本版撰稿 记者 张雅丽 姜雄 张磊 厉玮 戴维 于佳 包寒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