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小毕业后(大约在1918年),父亲强调要投考工业学校,我只好遵照父亲的旨意,投考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的电机科。虽然被录取了,但因为数学考试成绩不好,第二学期我根据自己的意愿,改选了染织科。因为染织科里,有染织图案和染色等科,总算还有一点绘画造型的意趣。
当我转到染织科的时候,碰到一个和我意趣相同的同学,他的名字叫沈西苓,是沈兹九先生的弟弟。他的父亲是浙江规模最大的纬成公司的负责人之一。当时,沈兹九先生已在日本留学。沈西苓也非常喜欢绘画,但他父亲为了让儿子继承父业,一定要他学染织。这样一来我们俩在染织科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们常常去看染织图案,对各种好看的染色绸布进行研究、讨论。我们还悄悄地参加了名画家丰子恺等人组织的西湖画会。我们每逢星期日或假日一起到西子湖畔写生,孤山的红梅与平湖秋月的莲花,都是我们画笔写生的对象。
1923年,我俩学完浙江甲种工业学校的课程,按照这个学校的制度,每年要收留各专业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在学校里做教学工作。我被留在母校担任染织科预工场管理和纹科的美术教员。
工场原来的管理员叫都锦生,都锦生就是后来很有名的“都锦生丝织厂”的创办人。我担任了纹工场管理和学校的美术教员后,1925年9月25日这天,带着30多个学生在孤山看风景。湖对岸雷峰塔的倩影倒映在湖中,那景致如诗如画,可画着画着,忽然耳边轰隆一阵闷雷似的,但见对岸灰沙弥漫,一角天都看不清。直至灰沙散尽,咦,奇怪,雷峰塔不见了。原来千百年来就矗立在这儿的雷峰塔,经不起风雨磨蚀和人工破坏,终于倒掉了……
(1927年6月,常书鸿为实现自小到法国求学的理想,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杭州,登上了从上海开往法国马赛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