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陈凌
近日,省卫健委等15部门联合制定印发《浙江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方案提出,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
说起体重,很多人觉得这是个私人问题。那么,为什么防控超重、肥胖,会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省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去年我省18岁及以上居民的平均体重为64公斤,较2015年增加2公斤。由于不合理膳食、缺乏锻炼等原因,去年我省18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了33.9%、13.7%,肥胖正成为日趋常见的“富贵病”。
在“身材焦虑”之外,超重、肥胖问题也引发了不少健康问题。医学研究表明,超重、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从这个角度理解,管好体重,不仅是管好个人健康预期,更是对家庭负责、对社会尽责。
科学管理体重,要从科学认知体重开始。生活中,由于缺乏科学认知和正确引导,有人误认为越瘦越美,采取断食、偏方等方式盲目减肥;有人则迷信“胖一点富贵”“瘦就该多吃”,忽视了体重管理。事实上,无论体重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普及体重指数(BMI)概念及正确的健康知识,才能让人们更好掌握管理体重的“主动权”。
体重管理,是家事也是国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方案》从加强体重管理知识科学普及和宣传指导、提升体重管理的社会参与度和管理效能、开展健康体重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体重管理监测评估和成果转化四个方面明确了一系列具体举措,传递了政府对于体重管理“这件小事”的高度重视,也将为我们管好体重、保持健康提供系统支持。
体重管理是一项需要动态监测、持之以恒的长期工程,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耐心。从“管住嘴”“迈开腿”开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好体重管理“第一责任人”,彼此督促、相互关爱,将每一次微小行动转化为细水长流的健康习惯,将对体重的“主动关心”转化为对生活的“主动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