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沈爱国:留在杭州从教38年,因为——

张弛有度刚柔并济的杭州 给了年轻人打开“诗与远方”的更多可能

2024-11-27

见习记者 姚似璐

“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个重要会议,既是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也是毕业论文的动员大会。这两个议题,一头连着同学们的学术生涯,一头连着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是你们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

和沈爱国的采访约了很久,终于在11月的一个工作日上午,在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报告厅里“逮”到了他。作为一名从教38年的大学教授,沈爱国的日常不仅有讲台上的倾囊相授、学术上的深入钻研,更有与业界的紧密互动、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力促学生实习、就业的同时,全方位拓宽新闻传播学的边界与影响。

沈爱国出生于1966年,湖州德清人,1982年考入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6年留校任教,2021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任院长。38年间他培养的研究生、本科、专科、成人教育等各个层次的学生,超过2万人,遍布全国各地,但他却从未离开过这座秋天丹桂飘香的城市。

“我常和学生说,考大学,第一选择不是看学校,而是选城市。”这是沈爱国自21岁起便有的感悟。1986年留校后不久,他前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进修研究生课程,临近毕业本有机会可留在北京发展,但杭州温润宜人的江南气候、底蕴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刚柔并济的人文特质,让沈爱国坚定地返回了杭城。

“文化润物细无声,是学术繁荣的根基,也是一座城市的辨识度、发展的驱动力。它宛如一阵轻柔却有力的风,悄无声息地影响每一个人。特别是对大学四年的青年来说,杭州文化刚柔并济的兼容性,会由内而外地塑造他们包容、开放、创新、融合的思维模式。”沈爱国认为。

杭州文化的“兼容”因何而起,由何而来?可以考证的是,12世纪初宋室的南迁与定都从根子上催化了杭州的第一次鼎盛,被北方强敌所迫的大时代背景,决定了与杭州的这一鼎盛期相伴随的是迁徙、流动、碰撞和交融。而南宋138年建都史,足以将杭州的开放兼容积淀为深入骨髓的文化DNA。

比如杭州话。作为吴方言的组成部分,其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完整保留了中古全浊声母和入声,以及较多的古汉语字词。但杭州话与周边湖州、嘉兴、苏州乃至嫡传吴方言的上海话大不同,在传统吴语的基础上,夹杂了大量随北方移民而来的儿化音。

(下转第2版)

人物简介

沈爱国,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新闻奖专家评委,曾获浙江大学“三育人”标兵、浙江省“教书育人”标兵、“浙江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第八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有网络舆情管理和媒体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媒介融合与新闻创新、新闻的发现与表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