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月华)“收割完稻子后,终于不用再操心千亩稻田的秸秆问题。”近日,建德市大洋镇徐店村的种粮大户蒋东“如释重负”地说,往年这时候他还要用秸秆粉碎机在田里打一遍,而且秸秆粉碎还田后,如果腐烂不彻底,还会影响下季作物生产,为此,他没少烦恼。
如今,收割完稻子后,蒋东就安心地把千亩稻田交给“90后”的“粮二代”王运手里,“她今年购买的‘大家伙’,四五天就可以帮我把田里所有秸秆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们还不用花一分钱和力气。”
蒋东说的“大家伙”是什么?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位于建德市钦堂乡的建德市建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里是王运的“装备库”,里面摆放着无人植保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大大小小80余台设备,其中就有她今年9月花了300多万元购置的20台“大家伙”——搂草机、打捆机和抓草机。
为什么愿意下血本购买这么多秸秆离田回收设备,还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王运的回答是:我不仅是种粮大户,还是一名省党代表,理应起带头作用,在自己用好设备的同时,也能服务更多有需要的农民朋友。
“其实早在去年,农业部门就鼓励种粮大户带头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那时候我就在谋划怎么干了。”王运说,以前农村秸秆的传统处理方式,就是焚烧,既污染空气,还容易引发火灾等事故。“如果将秸秆回收利用,加工成饲料、燃料、肥料等资源,还能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增收。但前期购机投入比较大,很多种粮大户是不愿意花这笔钱的,而且短时间还看不到回收效益。大家不愿做,那就由我来做。”
为了建德农田实现“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目标,让更多农户主动加入秸秆离田回收当中来,王运承诺,不论是种粮大户还是散户,只要田里能下机器,全部免费为他们提供秸秆离田回收服务。
要完成一块田的秸秆打包工作,必须搂草机、打捆机和抓草机一起上场,一天能作业200亩左右。
截至目前,王运的秸秆“打包神器”已经免费服务建德多个乡镇,作业面积共1.2万亩稻田,收集秸秆达到2700余吨。
从都市白领转型为新时代的“新农人”,十余年来,王运一直全身心投入到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打破父辈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实现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操作,种植面积也从初期的100余亩扩展到如今的2000余亩,真正走上了粮食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生产道路。
不远处,王运正带着徒弟,开着“风火轮”般的搂草机在田间穿梭,那样子又飒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