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面包店主陈成辉:留在杭州创业筑梦,是因为——

喜欢这座城市的温情和包容

2024-11-19

见习记者 姚似璐

在城市的喧嚣与热闹中,有这样一些独特的烘焙店,它们静静地伫立在街角,仿佛是喧闹世界中的一片宁静港湾。这里没有热情的吆喝声、嘈杂的交谈声,只有偶尔传入耳中的包装纸揉捏声、玻璃瓶碰撞声和咖啡机轰鸣声,还有空气中静静弥漫的面包香气,以及店员们温暖而真诚的微笑。

位于杭州西湖区马塍路1号的“筑梦烘焙坊”就是这样一家“无声”面包店。

走进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简洁而温馨的装饰——木质的货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新鲜出炉的面包。店内的员工们各自忙碌着,尽管动作略显生疏却无比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与其他面包店不同,这里的员工清一色都是听障人士,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却用自己的双手挣出了生活的自信和乐趣。他们自带光芒,温暖着每个与小店邂逅的客人,真诚的笑容也透露着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对美好未来的希冀。

这家面包店的老板名叫陈成辉,今年35岁,来自金华浦江县。小时候因一次发烧打针用药过量,陈成辉听力受损,逐渐失聪。但他并未因此向命运低头,先后到金华市启圣学校(今金华市特殊教育学校)和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求学,2012年从职校烹饪(面点)专业毕业后,留在杭州,供职过多家食品公司,当时就觉得整个城市和行业对听障人士十分友好。

2022年9月,在父母和好友的支持下,拥有一技之长的陈成辉回乡创业,开起了自己的糕点店。“今年7月,职校原来的班主任告诉我,此前在杭州开店的学弟学妹回老家了,问我愿不愿意接手他们的面包店。”经了解,陈成辉得知杭州对残障人士创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政府免去了租金、无偿租借烘焙设备,还有专门的食品公司可按需派师傅上门免费教授创新西点。

谈起回到杭州创业的初衷,陈成辉坦言,他喜欢这座城市的温情和包容,政策的支持降低了创业的难度,顾客的友善更让他体会到尊重与关爱。

因为无法用语言沟通,店内特意放置了手写板,但下班、周末客流量大时,一块写字板根本不够用,偶尔会手忙脚乱,但客人都很耐心,总说“没关系,慢慢来”。“周边小区住着很多老人,有些不会写字,只能通过肢体比画。”让陈成辉欣慰的是,尽管沟通困难,但从来没有人“急眼”或“红脸”,“顾客知道我们是残疾人,都是带着包容来的。”

“没有歧视,没有偏见,能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被平等地对待,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幸福感吧。”自10月开业以来,陈成辉每天在店内感受最多的就是客人们的耐心与体谅,这也给了他留在杭州生活工作的动力与激情。

(下转第3版)

人物

简介

陈成辉,金华浦江人,35岁,听力障碍者,从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烹饪(面点)专业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多家食品公司供职,2022年返乡创业,今年7月回到杭州经营烘焙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