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彦 通讯员 周丹红 黄大伟)近日,湖州街上横跨红建河的茶汤桥结束了为期4个月的“手术”——桥头跳车专项整治,经过的车主有了更平顺的行车体验。
茶汤桥建成于2000年9月,为简支梁结构。上一轮年度“体检”结果显示,它有明显的桥头跳车病害。
茶汤桥的“管家”——市政中心桥隧部工作人员解释,桥头跳车现象是指桥头及伸缩缝处出现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使得路面纵坡出现台阶,造成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桥梁使用时间长了,路桥过渡段填土部分容易沉降,容易产生桥头跳车现象!”
根据城市道路桥头行车舒适度,桥头跳车病害程度一般分A、B、C、D四个等级,A类是无桥头跳车现象,D类是有严重桥头跳车现象,C类、D类要列入专项整治计划。检测数据显示,茶汤桥的桥头跳车现象属于C类。
“发生填土沉降,就要想办法把这段坡抬升,减小它跟桥台之间的坡差,市民开车经过就不会有跳动不稳当的感觉了。”工作人员介绍,杭州定期对城市桥梁做检测,一旦发现有像茶汤桥类似的情况就会列入专项整治计划。为了尽可能提升市民开车过桥的平稳体验,有些桥梁在整治桥头跳车时还将桥梁的伸缩缝改成无缝式降噪伸缩缝,让桥台跟填土段之间的缝隙彻底“消失”。
今年6月,茶汤桥两侧路桥过渡段通过抬升,平整,重铺人行道、侧石、路面沥青等手段,完成了桥头跳车专项整治,仅沥青路面加厚翻新面积就达1857平方米。
截至10月底,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钱塘区、临安区、淳安县10个区(县)已顺利完成37座桥梁的整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