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涂建敏
央视新闻日前播出“向网络暴力亮剑”系列微视频,剖析多起网暴典型事件。其中一期《高考前的风暴》,讲述湖南桑植一中高三学生符文迪,2023年时参加学校“高考百日誓师热血演讲”,在相关短视频全网热传后,她遭受了集体网暴,有人挖苦她的表情,嘲笑她的相貌,甚至上升到对她精神、人格层面的攻击,说她“被洗脑”“魔怔了”“是高考机器分数机器”等等。
通过符文迪的勇敢讲述,足以真切感受“网暴”之恶。也正像符文迪的妈妈所说,“现实生活中别人欺负孩子,还可以去找家长解决问题,在网络中被欺负,让她手足无措。”这样的无端指责、群起攻之,对当事人所造成的压力和伤害可想而知。
诚如学者林小英在其专著《县中的孩子》中梳理县域教育问题时所言,“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越应该给人以希望。”必须看到,类似于符文迪这样的学业优胜者,有很多是从农村中学选拔上来,相较大城市,县中各方面资源也并不占优。埋头苦读乃至狂背刷题等,确实是他们当中不少人的日常。由此观之,看到众多符文迪们靠自身不懈努力改变命运,对他们在誓师大会上由衷表现出来的澎湃激情感同身受,也更加认识到持续推进统筹教育均衡的重要性,而绝非其他。
值得欣慰的是,符文迪最终以高分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录取。而且,从访谈中能感受到她仍保持着的那份阳光、自信与开朗,这也更加照见网暴者的丑陋不堪。然而,向网络暴力和谣言大声说不,又绝不仅仅靠自身实力还击。由符文迪的遭遇,联想到另一起同样曾广受关注的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事件,亦收于央视系列微视频中。略有不同的是,前者面对的是无形的人群,一哄而起,一哄而散。而后者则由具体的造谣事件引发,其所带来的伤害显然更加严重。当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迅速主动介入,该案由自诉转为公诉,两被告人最终被以诽谤罪绳之以法,这充分彰显司法救济之威力。2023年9月,“两高一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其中一大亮点,正在于明确了网络暴力案件公诉的标准,凡此种种,无不具有标志性意义,也充分表明法治进程的推进。
央视系列微视频所梳理的典型案例足以警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每一个人都要遵纪守法,不造谣、不传谣,自觉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