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南宋太学往事

2024-11-08

于嘉

11月1日,202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办法出炉,这意味着,高考的脚步近了。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在古代中国,为了培养人才,官府开办各类学校,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历史上,“太学”的称谓各有不同,西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正式设立太学,自此,太学这个名称一直延续至今。

宋室南渡,宋高宗赵构在临安重建政权,沿袭北宋旧制,恢复太学、府学、县学等各级学校。绍兴十二年(1142),杭州府学被征用增修为南宋太学。次年,由于府学所在地环境逼仄,太学又移至前洋街北岳飞故宅,就是今天庆春路与延安路交叉口的“红楼”位置,现为杭州城市建设陈列馆所在地。

精英荟萃 为读书人创造了 入仕的新路径

《咸淳临安志》有载,南宋太学初创时,仅有生员300人。经逐步发展,至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时,已有生员1636人,其中上舍生30人,内舍生206人,外舍生1400人。

从太学不断扩招的情况来看,一方面,体现了南宋朝廷对于人才的渴望;一方面相较于国子监只招收王公贵族子弟,太学招生不以门第、贵贱为标准,使得寒门庶子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由此吸引了全国学子纷纷前来报考求学,著名学者陆九龄、吕祖谦、叶适等人也先后入职太学任教。

和隋唐时期学子入仕以科举考试为主相比,宋代统治者为读书人创造了通过太学进入仕途的新路径。学子们千里迢迢来到太学就读,都为了一个目标——早日成为一名大宋公务员。

但在太学中,学生想要脱颖而出也并非易事。

在教育改革方面,宋神宗大力改革科举,根据司马光提出的太学内外舍制,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学生分为三个等级,外舍生、内舍生、上舍生,每上升一个等级就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道德品行的认可,多次考试不及格者则会被取消太学生资格。如果在太学中考中上舍生,那就意味着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可通过学官的推举被朝廷直接委任官职。成绩中等的上舍生也可免除科举考试的前几场预考,直接进入殿试。相较于正常科举考试,在太学中谋求仕途可以省去不少环节,为此,太学在南宋时也非常具有吸引力。

见贤思齐 知名校友的名字 被刻在班级大门上

南宋太学为典型的左庙右学建制,左边为用于祭祀的孔庙,右边为学子们读书学习的斋舍,“规模宏阔,舍宇壮丽”。

营建之初,设置十斋,随着太学生的增多,增加至二十斋。斋可以理解为班级的意思,每个班级都会根据儒学经典取一个名字,比如养正、存心、节性等。

据南宋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记载:“太学先达归斋,各有光斋之礼。”就是说宋代太学生一旦考取功名,重返母校时,他们都会给原先所在班级捐钱捐物,以光耀此斋。如果日后成为宰相、副相、枢密使之类的朝廷大员,每人会捐一只金饭碗;如果是新科状元,则会捐一套镀金的魁星杯盘。因此,从班级供奉的“金饭碗”数量,就能看出这个班级“知名校友”的含金量。

就像现在学校教学楼墙壁上大多挂着中外名人画像一样,南宋太学中为了激励后学,各班级会将本斋名人校友的名字写在班级大门上,来往的太学生会朝他们的名字鞠躬行礼。

高宗时期状元王十朋曾在太学“观化斋”读书,后来当上太子的老师,相继被封为“太子詹事”“龙图阁学士”,所以他的名字被高高刻在“观化斋”大门上,既是本斋学子的榜样,也勉励本斋学子谦谨奋进。

陆游的好友巩丰曾在“存心斋”和“果行斋”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担任临安知县、江东提刑等职,他的名字也被光荣地刻在“存心斋”和“果行斋”的大门上。

见贤思齐,一个名字里含着无限期待,期望有朝一日,这些学子也能鱼跃龙门。

无官御史 为正义建言献策

南宋罗大经在其《鹤林玉露》中提到:“太学内斋舍质素,饮器只陶瓦,栋宇无设饰。”南宋前期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甘于清苦;遇有国家大事,则“鲠论间发”,“言侍从之所不敢言,攻台谏之所不敢攻”,甚至有“无官御史台”的美誉。

“绍兴和议”后,宋高宗偃武修文,重开太学。南宋太学生虽然没有官职,但他们是当时最重要的民间舆论力量。

宋宁宗庆元年间,权臣韩侂冑与宗室赵汝愚争权,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张衜、林仲麟、蒋傅、徐范六人“伏阙上书”言事,为赵汝愚辩护,被朝廷贬至五百里外编管。尽管如此,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太学生们对正义的坚持,得到了“庆元六君子”的称号。

可惜的是,当临安城沦陷,那个曾经规模宏阔、激扬文字的太学也随之消失。在杭州孔庙内的南宋太学石经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核心思想,虽已文字斑驳,仍是弦歌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