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俊杰 傅凌波 通讯员 姜慧君 胡珂)昨日,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建设正式启动。这个“圈”在哪?根据现场发布的《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建设方案(2024-2026)》,它东至之江东路、南至6号大街、西至乔下线、北至德胜快速路,还将带动钱塘六大产业平台,共同构建科技成果全域产业化机制。同时,钱塘还将推进五大方面16项子行动,持续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新城与大学相互赋能,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先行区。
转化,是杭州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成改革的关键一环。在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内,钱塘将搭建从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等全链条完善的转化平台,让科技成果在“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协同创新中顺利走向市场。比如,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验证难”这一痛点,钱塘实施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熟化基地行动,并与杭州市杭电智能感知概念验证中心签约共建,为企业打通转化“最初一公里”。“加入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对我们中心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将聚焦智能感知项目,从场地、资金等方面为项目赋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中心负责人程行坤表示。会议现场,钱塘也亮出“造圈”目标:到2026年,成功落地高校转化的科技型企业100家,力争吸引10000名以上区内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
在钱塘(新)区画下的这个“圈”,也是杭州构建全面支持创新体制机制的缩影。
今年,杭州提出构建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首批规划建设西湖区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滨江区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余杭区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并支持各地围绕辖区内高校、高能级科创平台建“圈”,构建“两翼驱动、多点联动”的创新生态圈空间布局。
随着钱塘(新)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正式启动建设,意味着杭州四大创新生态圈建设全部按下“快进键”,为杭州加快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画了一个圆满的“大圈”。四个“圈”也如同四个飞速转动的车轮,推动杭州创新驶入“快车道”。据杭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杭州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3.92%,已连续3年在全球创新指数中居全球科技集群第14位,连续4年捧回省“科技创新鼎”,连续14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