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1537家 总托位数5.9万个

杭州高质量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为养娃减负

2024-09-27

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何清

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为破解“入托难”“入托贵”,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聚焦市委“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以公共服务“幼有善育”优享为引领,以推进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为载体,紧扣“托得便、托得起、托得好”三个关键,打造便捷、安全、科学、多层次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当下,我市普惠托育服务发展成效如何?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召开“深化改革 民生优享”高质量推进普惠托育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并介绍总体情况。

2岁以下托位占比18.97%

小月龄托满足年轻家庭刚需

作为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杭州一直把“幼有善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今年以来,我们从均衡配建、精准服务、普惠价格、医育结合等八个维度出发,打造便捷、安全、科学、多层次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19日,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共1537家,总托位数达5.9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7个,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杭州是人才流入型城市,2岁以下“小月龄托”成为不少婴幼儿家庭从“产假后”到“学龄前”的刚需服务。今年,杭州通过盘活资源,社区和单位两端发力,利用“金角银边”挖潜补短,提高托育服务的便捷性。新建居住区已同步规划配建婴幼儿照护服务用房343处、7万余平方米;配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建成公建民营型社区普惠园104家;42家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举办托育机构,实现“带娃上班”。值得关注的是,全市2岁以下托位占比已达18.97%,较上年末提升11%。

以全市最早探索推进2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拱墅区为例,今年,全区组织120余名拟从事“小月龄托”的保育老师开展系统培训。拱墅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基层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签约,全区近40名保育老师到基层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医育跟诊”学习,基层儿童保健医生也定期进入机构,对在托的小月龄宝宝进行发育评估,指导机构为有发育偏离的孩子制订个性化养育方案。

依托“1+1+X”医育结合指导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70家、婴幼儿成长驿站710家,开展养育照护小组活动2862场,培训养育照护师资3087名。充满“杭韵”“杭味”的专属数字家庭医生“杭小育”,定期向家长发送个性化育儿和儿童保健知识,为开展“医育结合”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西部地区5540人次领取养育照护补助

“降本增效”行动减轻群众养育负担

从“幼有所育”到“善育在杭”,杭州婴幼儿照护服务后劲勃发,不仅要实现“托得好”“托得便”,也要聚焦共富,推进城乡融合,让广大家庭“托得起”。

自9月1日起,杭州试点为在西部区县普惠托育机构入托的户籍婴幼儿每月发放600元—1000元的托育券,为西部区县常住3岁以下婴幼儿发放40元发育筛查券,用于每年一次免费筛查,推动西部区县与主城区共同发展,擦亮为民底色。截至目前,已有1125人次成功申领托育券,4415人次成功申领发育筛查券。

“托育费用一直是影响群众托育意愿的重要因素。自发放养育照护券以来,婴幼儿家长对这项政策普遍表示欢迎和支持。”淳安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县里平均每户家庭每年可减轻托育开支近1万元,很大程度打消了大家对托育支出的顾虑。

为支持普惠性托育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减轻家庭养育成本,今年,杭州提出普惠托育服务“降本增效”行动,鼓励街道社区、用人单位腾挪空间办托,免除运营方场地租金、室内外装修、水电气能耗、消毒卫生评价、从业人员培训、健康检查、机构公众责任险等费用,通过招投标、竞品质等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拎包入驻”,进而降低保育收费、惠及群众。

以上城区某机构的托大班为例,目前普惠价格为3300元/月,通过降本增效后将不高于2755元/月;淳安县目前托大班普惠均价为1562元/月,通过降本增效后将不高于1160元/月,再叠加西部托育券600元,实际每月送托的费用降至560元左右。

杭州是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也是获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的15个城市之一。今年,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第5年被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杭州将持续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向纵深发展,减轻群众养育负担、减少托育服务供给盲区、补齐托育人才培养短板、优化普惠托育服务,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贡献杭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