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伟梁:做医工交叉研究的探索者

2024-09-27

文/童志辉

前不久,夏伟梁的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合作,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科学杂志的转化医学子刊)期刊上发表了题为《PTPRT缺失增强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免疫疗效》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并系统阐述了相关机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积极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是初心使命,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让夏伟梁欣喜的是,这项多年积累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立足医工交叉,不断探索未知

1998年,夏伟梁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和技术系。作为首批赴港学习的内地本科生,他在本科阶段又来到香港大学,开启了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此后,他又获得香港大学与洛克菲勒大学人口研究局联合培养博士的机会,在纽约展开了细胞间连接调控机制的研究,并于2006年获得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两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博士后阶段,他探索关键信号通路在肿瘤进展和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这段学术旅程不仅锤炼了他的科研能力,更为他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国后,他全职加入上海交大Med-X研究院,迅速成长为骨干。对于科学研究,夏伟梁兴趣广泛而深入。多年来,他立足医工交叉,聚焦肺癌等难治疾病的机制和诊疗新靶点,发现生长因子信号促进肺癌进展机制并开拓了细胞外囊泡的诊疗应用。他主持科技部973课题等基金十余项,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 多篇,还担任了细胞外囊泡方向国际期刊的中国首位副主编。

培养拔尖人才,与家乡共创未来

为国家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攀登科学的路上,夏伟梁带领团队应用细胞工程、纳米材料等多学科手段,深入研究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同时他又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参与领导拔尖计划1.0的总结、拔尖计划2.0基地的申报,积极推进国际化培养和学生的科研训练。

提起家乡的变化,夏伟梁言语中饱含深情。“我在家乡一直待了20年,家乡对我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每次回到萧山,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很激动。我外婆家在萧山浦阳镇,传化在那里打造了‘谢径安’项目,勾起我很多小时候的记忆……”

谈到母校萧山中学在生物竞赛领域取得的成绩,他感到很高兴,认为萧山在生物科学人才的培养方面为国家输送了很多人才,相信他们中的很多人会陆续成为这个领域的生力军。

对于萧山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夏伟梁表示,这跟时代的科技发展浪潮相契合。从一个小县城到杭州的国际化城区,萧山人始终秉承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希望萧山越来越好,也相信萧山会越来越好。

【科学家名片】

夏伟梁,萧山城厢人,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致远学院副院长。获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荣誉奖项——优秀管理人员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