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中华第一舟”再出发

2024-09-24

大会展中心远景

湘湖雅韵 李忠/摄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杭州保税物流中心

保税大厦

国际货站

文/方亮 毛越

面对全球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经常以“船”为喻——“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大船”之喻,形象表明唯有同舟共济才能冲出迷雾走向光明,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9月25日,位于钱塘江畔的杭州大会展中心将迎来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开幕。它所在的萧山区南阳街道历来是杭州的“观潮胜地”,也是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的源起地之一。此时此刻,大会展中心就像是停靠在杭州湾口、钱塘江畔的一艘“合作之舟”,打开“开放之门”,扬帆启航,联结各方为世界各国贸易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为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

作为本届全球数贸会主会场所在地,“弄潮儿”萧山正搭乘“合作之舟” ,“逐浪”对外开放新“蓝海”。

“舟”行天下

“舟与船”是一种世界语言,它的符号意义全世界相通,表现了一种敢闯敢拼、勇闯新路的精气神,更有着“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维。

于萧山来讲,“舟”是它的文化基因。

现在,被誉为“中华第一舟”的跨湖桥独木舟静静地“躺”在湘湖水底。这艘独木舟的出现,让跨湖桥文化有了不一样的韵味。

浙江宣传《“中华第一舟”驶向何处》一文中这样写道:作为跨湖桥文化的标志物,独木舟虽小,承载的却是先民们漂江过海的美好愿景。面对宽阔的水面,跨湖桥先民勇敢地溯水而去,这批最早的“弄潮儿”,也成为开拓进取的弄潮精神的源头之一。

从小在钱塘江畔逐浪长大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也谈道:“我心中的萧山文化形象,有潮、舟,以及舟上的弄潮儿,这三个元素缺一不可。”

“弄潮儿”精神激励萧山不断创造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萧山走出了2家世界500强、9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2家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这在全国县市区中可谓屈指可数。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创业都起步于乡村,一颗颗“竞潮的种子”在乡村田野间生根发芽,从田野走向了世界,走出了一条“乡村包围城市”的奋斗之路,但又从世界返回田野,不断实践着“地瓜经济”的精髓,这又是萧山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是跨湖桥文化命名20周年,关于“中华第一舟”的叙事仍在不断向前推进。萧山正不断传承和创新“舟”文化,并为“中华第一舟”注入新的时代思考。

眼下,正值杭州亚运会一周年,“弄潮儿”的文化演绎仍在继续。在湘湖畔,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湘湖雅韵》正从“中华第一舟”再出发,讲述“弄潮儿”的传奇故事。

在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看来,“这是致敬‘中华第一舟’,致敬8000年前的跨湖桥先民,他们是杭州最早的‘弄潮儿’。今年是跨湖桥文化命名20周年,《湘湖·雅韵》的打造,也是对杭州文化符号的一次沉浸式的挖掘与解读。”

可见,“舟”成为杭州链接世界文化的重要纽带。现在,犹如钱塘江畔一叶风帆的杭州大会展中心就像是“中华第一舟”的另一种符号,扬帆起航,勇闯世界。

乘“数”而上

如果说8000年前跨湖桥先民驾舟踏浪而行的,是一条充满想象和无数挑战的征途,那么,与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同行的“数字丝绸之路”就是当下的“新征途”。作为“数字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起点,站在后亚运时代的起步之年,杭州就是“数字之舟”,乘“数”而上,不断提升链接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能力。

作为杭州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萧山抢抓数字贸易发展机遇,聚焦问题堵点,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制造融合发展,在跨境电商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走出了一条可复制推广的示范之路。

2024年5月31日,中国 ( 浙江 ) 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萧山区块内,临空综合保税园正式启用。综合保税园包含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B型保税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四区一枢纽”,以打造“多平台融合发展、多功能集成拓展的复合型园区”为目标,重点聚焦航空服务、数字贸易、会展商务等产业,实现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特别是东区国际货站以及杭州大会展中心的发展联动。

这是自2020年9月杭州片区萧山区块正式纳入我国自贸试验区版图以来,在16.09平方公里的高水平开放试验田上描绘的生动画卷。

历经近四年的实践创新,萧山已发展成全市乃至全省商品服务要素跨境流动最为自由便利的区域之一。累计形成69项具有首创性、引领性、集成化、高质量的制度创新举措,其中国家级试点6个,省级以上首创成果34个,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从政策赋能到制度赋能的深度转变。

借势借力“数贸东风、亚运红利”,萧山将聚焦“临空枢纽、数智制造、数字贸易”三大领域,加快构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的全域自贸新格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拓展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数字贸易 商通全球”,这是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永久主题,更是萧山乘“数”而上激荡出的有力回响。

再创辉煌

眼下,杭州正举全市之力实质性推进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大力推动“产教融合”“两业融合”“数实融合”这“三大融合”,到2027年,城东智造大走廊全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杭州全市的比重,将力争从目前的65%左右提升至70%以上。

这一战略棋局中,萧山被明确定位为大走廊的制高点和增长极。这背后,正是“萧山何以再创辉煌”的改革注脚。据悉,这一大走廊的建设,更聚焦跨区域协同的一体化、差异化发展,进而重塑杭州制造业的产业体系。

这一顶层设计之下,萧山于今年9月正式开启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三大改革”,包括系统推进深化开发区(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国企园区(厂房)投建运营一体化改革和加强制造业优质内生裂变项目保障机制改革。它们犹如“改革之锚”,以“有解思维”精准聚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在《“三大改革”如何为萧山开新局?》一文中写道,“三大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是建立一种都市型新工业体系,通过体制机制的配套重塑,从而来适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周期,实现萧山经济动力再造、活力迸发、实力跃迁。

据悉,这场“大改革”中,萧山将以科创引领、智造变革、人才驱动、青年聚力“四大关键”的攻坚突破、改革实效带动萧山经济社会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跃升。以“青年聚力”为例,萧山将打造青创“梦工厂”、人才会客厅、“潮”青年公园等青年服务矩阵,打造青年向往之城。

显然,萧山再迎“开放之机”。它以“人才”为帆,扬帆再起航,弄潮高质量发展浪头,向“海”之路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