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赵杰:一笔一画见真心 一刀一刻显风华

2024-09-22

孔赵杰,1989年10月生,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萧山区书法家协会理事,入选杭州市文联青年文艺人才库人才、杭州市书协青年人才培养“星火计划”。

浮生会当几 1.8cm×1.8cm

记者 陈友望

在孔赵杰的艺术世界里,笔走龙蛇,刀刻风骨,每一笔、每一画都蕴藏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沉热爱与不懈追求。

他对书法篆刻的感情,在于那份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传统的深入领悟。在纸与笔、刀与石的交响中,他寻找着古人的智慧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每一刀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次落笔都凝聚着对美的执着追求。他的书法,或雄浑大气,或细腻温婉,字里行间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敬畏。

他坚信,艺术是生活的升华,是情感的流露,是灵魂的对话。他用自己的双手,将这份热爱和追求化作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在品味中领略到文化的底蕴。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砥砺前行,用更多的作品和更深的思考,书写属于自己的艺术篇章。

艺术典藏:在您的艺术道路上,从最初的兴趣启蒙到后来的专业学习和创作,您认为哪些关键因素促使了您技艺的飞跃?

孔赵杰:在艺术道路上,促使技艺飞跃有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浓厚的兴趣与热爱是原动力,让人持续投入钻研。其次,专业学习至关重要,包括系统全面了解书法篆刻知识以及良师指导,可以少走弯路。再者,勤奋练习与坚持不可或缺,大量练习能掌握技法精髓,面对困难坚持突破瓶颈。此外,艺术交流与借鉴可拓宽视野,与同行交流能了解行业动态,借鉴其他艺术形式能丰富表现内涵。最后,创新与探索精神能推动技艺向更高层次发展。

平衡个人兴趣与家庭责任,可从多方面入手。合理安排时间,制定时间表,在工作和家庭事务之余进行创作。获得家人支持,沟通让他们理解艺术追求的重要性。将艺术融入生活,如为家人创作礼物、教孩子基础知识。经济上,可通过艺术创作获得收入,同时合理规划家庭开支。心态上,明确家庭责任为主,积极应对困难,相信能找到平衡。总之,在艺术道路上既要不断提升技艺,又要兼顾家庭,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

艺术典藏:在教学中,您是如何将书法篆刻这一传统艺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特别是在培养孩子们对篆刻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方面,您有哪些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心得?

孔赵杰:在教学生涯中,我将书法篆刻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历代优秀书法篆刻作品,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在培养孩子们对篆刻的兴趣方面,我从生活入手,以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等为题材进行篆刻示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还组织实地参观书法篆刻展览,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感受艺术氛围。

在培养创新能力上,鼓励孩子们尝试不同的篆刻材料和技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将现代元素融入篆刻创作。教学心得是要以孩子为中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让书法篆刻这一传统艺术在现代教育中绽放新的光彩。

艺术典藏:在探索个人艺术风格的同时,您是如何从古代经典作品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具有时代特色的篆刻作品的?

孔赵杰:在篆刻创作中,平衡传统与创新至关重要。传统是根基,我深入研习古代经典作品,如古玺的古拙苍茫、秦汉印的端庄大气、明清流派印的丰富技法。通过临摹这些经典,领会古人的布局、刀法和审美意趣,从中汲取灵感。

同时,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我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技法,尝试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材料。在探索个人艺术风格时,不盲目跟风,而是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出发。

在布局上,既借鉴传统的对称均衡,又大胆尝试现代的错落有致;在刀法上,在传承古法冲切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刻痕效果。将古代经典中的元素进行提炼和转化,融入时代特色,如反映当下的社会现象、人们的情感追求等。既保持篆刻的传统韵味,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融合。

名家点评

孔赵杰印面的处理颇有巧思,气息古雅。刀法、字法与章法均有可圈可点之处,边款刻得也好,就是刻意了一些。

朱培尔(中书协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 西泠印社理事)

孔赵杰印作取法古玺,偏重于秦玺和三晋玺印。印面大多在两厘米之内,设计精彩,用刀稳健,线条干净,字法错落不失安详,得古法有神韵。章法疏密有致,不激不厉,深得古典意蕴。然而,篆刻创作要兼顾技术性和艺术性,若过于强调规矩和法度,作品的金石气韵就会打折扣。

刘洪洋(中书协篆刻委员会秘书长 西泠印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