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小林黄姜

搭上文化兴农快车

2024-09-15

扫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临平区东湖街道

记者 白赟 临平微融圈 孟露 陈俊华

视频 张扬 郑越嘉

秋日已至,暑气还未散尽。在临平区东湖街道姚家埭村小林黄姜种植示范基地,这个夏天最后一口脆嫩生姜将从这里被运送到商超、菜场,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东湖街道以小林黄姜为礼,为祖国献上最诚挚的生日祝福。

小林黄姜是杭州有名的土特产。早在北宋康定年间,临平山北小林一带就已盛产老姜。与其他生姜相比,小林黄姜具有长势强、茎块大、肉蜡黄、纤维少等优点,是小黄姜中的“佼佼者”。但曾经有一段时间,囿于土地、资金、技术、销路等问题,小林黄姜几乎“销声匿迹”,种植农户所剩无几。

“这么好的姜,一定要让它重新火起来!”2012年,土生土长的小林人徐建荣着手收集和保护这个逐渐被人们遗忘的特色农产品。他通过与高校专家合作,成功挑选出了早熟高产株系,并采用密植法种植,使小林黄姜嫩姜的采收期比山东嫩姜足足提前了2—3个月,极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生姜扩种后,徐建荣建立起了小林黄姜专业合作社,在杭州市和临平区的支持下,探索出党建引领、企业联合、农户承包的“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手把手”教授农户开沟覆土、科学施肥等技术,走出了一条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市场化的共富新路子。

如今,小林黄姜生产基地的生姜种植面积已达300亩,亩产超过2000公斤。“我们在每年4至8月采收嫩姜,11月后采收老姜。今年生姜市场行情好,嫩姜可以卖到50元一公斤,农户亩均增收超万元。”徐建荣算起了“丰收账”,“生姜虽小,但产量高,收益可观,‘姜’来大有可为。”

土地生“金”,绘就美好“姜”来。在小林黄姜选种培育、种植技术等方面有突破后,徐建荣将目光转向了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的新赛道。

“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姜糖、姜茶等衍生品。其中,伏天限定的‘醋泡姜’深受欢迎,去年销售额就已超过30万元。”徐建荣说,在临平区文化特派员的帮助下,基地后续还将开发小林黄姜文化IP和各类文创产品,以品牌化推动产业化,让“小林黄姜”这张“金名片”为杭州农产品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