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吹过紫薇楼

杭州中心点往事

2024-09-13

1931年-1934年杭州都图地图中的紫薇园原点与陆地测量局

测量时的原点觇标

现吴山西北建筑群

清末吴山西北建筑群

紫薇园原点碑柱

吴山天风

徐 骏

“距离杭州零公里”这个点,也就是整个杭州城的中心点,叫紫薇园原点,在延安南路东侧,西湖银泰商场西南面的一个拐角里。

此处高高耸立着一根方尖碑似的石柱,底下便是紫薇园坐标原点。这个“大隐隐于市”的杭城中心点,其所在位置,曾经确确实实是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007年,杭州市规划局公示了三个“杭州零公里标志点”选址方案,分别为武林广场、钱江新城市民广场、紫薇园坐标原点,请广大市民投票推选,结果紫薇园原点得票最高,成为杭州最正宗的“市中心”。

“零公里”标志是一个国家或城市干线公路的象征性起点,也是一座城市中心点的象征,中国公路“零公里”标志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正阳门南侧。杭州紫薇园这个“零公里”,不光是象征性的,且本身就是具有真正测绘基准功能的坐标原点,这也是能在三个选址中胜出的最大原因。

杭州城正好位于

“北纬30度文明圈”上

测绘基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测绘起算依据和各种测绘系统的基础,以此测绘而成的地形图,是该地市政建设、江河治理、军事防卫等的重要根据。浙江最早建立的全省测绘基准就是紫薇园坐标系,该点也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科学测绘坐标原点之一。

辛亥革命后,我国较精准的科学地理测绘才正式开始,各省相继成立了陆军测量局。1912年5月,浙江陆军测量局在杭州旧藩署内成立。1913年,为开展全省陆地测量,并测绘1:5万比例尺的全省地形图,浙江陆军测量局三角测量科在旧藩署的紫薇园设立了坐标原点。

原点确定后,第一步是要对其进行经纬度定位。1916年,浙江陆军测量局在紫薇园原点上建筑砖砌子午仪台墩,使用折镜子午仪和恒星时表、太阳时表,纬度按泰尔各特法,经度用太阳南中天法,以格林尼治为本初子午线,实测5个月,测得此点为北纬30°14′49.15″,东经120°09′20.4″。这是浙江境内历史上第一个大地原点天文坐标,即紫薇园原点坐标,证明杭州城正好位于“北纬30度文明圈”上,此坐标点也成为民国初期全省三等三角测量和1:5万迅速测图的坐标系统起算依据。

1929年和1930年,测量局再次用无线电计时仪和子午测微仪,测得紫薇园大地原点坐标更精确的天文经纬度:北纬30°14′48.12″和东经120°09′28.74″。这个坐标系浙江省一直采用至1956年,之后才改为全国统一的大地基准和测量系统。

以紫薇园坐标原点为起算点,从1927至1939年,浙江省花费12年时间,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精度较高的全省大三角测量,不仅是当时中国3个最早举办土地测量的省份之一,还是全国2个布设大三角测量省份中唯一完成大三角测量的省份。

省会杭州现在的坐标系,则仍沿用紫薇园坐标原点,一个多世纪来,它一直是确定和测绘杭州城每寸土地的基准点,杭州市内的建筑、道路、水系、名胜古迹等都要根据它标出方位和距离,同时它也是建筑测绘坐标系的原点。

那么对于杭州来说,如此重要的一个基准点,当初为何要设在“紫薇园”这个地方?此地有何特别之处呢?

“紫薇花对紫微郎”

“紫薇园坐标原点”这个名称,按《杭州市地名志》解释,此地明代曾建有紫薇楼,故名,其实其内涵远不止于此。

现延安南路至吴山广场一带,明清时期为浙江布政使司,俗称藩司或藩署,是省级最高行政机关,掌管全省民政、财政、钱粮、田地、户籍、官员考核等等,为浙江省的政治中心。

明朝布政使司的最高长官有两位,分别为左右布政使,其下一级为左右参政。明嘉靖元年(1522),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顾璘,在官司后院建紫薇楼,作议政之用。为什么楼以“紫薇”为名呢?因为此地原来就有紫薇堂和紫薇楼,顾璘只是将其重建而已。

早在西晋太康初年,朝廷就设有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中书省,属中央首脑机关。当时中书省的官衙内种着大批的紫薇花。为啥要种紫薇花呢?因为其象征紫微星,而紫微星就是北极星。

北极星正对地轴,无论哪个季节,都出现在同一位置,而周围群星都像围着它旋转,所以被称作“帝星”,又因它位于天上紫微垣的中心位置,也称“紫微星”,代表其地位极其尊贵。

《论语·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执政者如果实行德治,就像居中的北极星那样,百姓都会共同拥护。到了唐玄宗开元元年(713),直接将中书省改为紫微省,最高长官中书令称紫微令,执事官员中书舍人称紫微郎。

白居易在唐长庆年间就当过紫微郎,他有一首名为《紫薇花》的诗,描写的就是当时在紫微省内的工作场景:“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次年他转任为杭州刺史,为杭州西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政绩,真正实施了一次“德治”。

元朝开始在各大地区设置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 “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这也是“省”这个地方一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当时总管两浙、福建、江西四道的江浙行省衙门就设在杭州吴山北侧这个地方,其权亦重于他省。

明朝将各地“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俗称藩司或藩署。下辖十一府、一州、七十五县的浙江布政司衙门,仍在吴山之北老地方。而且按旧俗,衙门正堂名为紫薇堂,其后院不仅种有紫薇花,还建有议政用的紫薇楼,均象征一省之行政中心。

后来紫薇楼不慎失火烧毁,直至顾璘将其重建。

顾璘如今知晓的人不多,但在明朝弘治、正德、嘉靖年间,他是文坛与政坛非常有名的人物,其诗名与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最终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正二品),是当时诗人墨客中官位最高的人物。后在万历年间叱咤风云的张居正,便是经顾璘赏识并一手提拔的。顾璘与文徵明还是好友,后者为其亲手撰写了墓志铭。

顾璘在杭州任浙江布政司左参政时,主管衙门后勤建设。他为恢复旧制,复建了供执事官员、士绅名宿参政议政的紫薇楼。没想到此楼会成为四百年后,杭州城乃至浙江省地理坐标原点的取名依据。

当时建紫薇楼时,背后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因为其建筑用的木石材料,来自西湖边拆除的太监生祠。

土木堡之变后,为压制地方不安势力,朝廷向各地派驻镇守太监,监督地方官员,插手地方军事、行政事务,权力极大,为明朝一种奇特的政治现象。这些到了地方上的太监,还特别喜欢在当地修建生祠。正德年间,杭州镇守太监刘璟、王堂先后在西湖北山葛岭等地强拆民居古墓,为自己建造了富丽堂皇的生祠。

嘉靖元年(1522),朝廷下令废除诸路镇守,浙江镇守太监也在其中。顾璘当即檄告百姓,拆除两个太监的生祠,将拆下来结实能用的建筑材料,重建布政司内的紫薇楼。这样既消除了权宦的恶劣影响,又节省了开支,还恢复了旧制,“杭人快之”。

布政司里的故事

紫薇楼后还有一座假山,山上有一小亭,名“后乐亭”,取自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示此地既为“行政中心”,就应时常挂念天下百姓之苦乐。

后乐亭两旁便是布政司高级官员,如左右使、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的住宅。对省一级来说,布政使是仅次于巡抚的重要地方长官,俗称藩台或方伯。杭州浙一、浙二医院东侧有条直大方伯路,就是因明朝曾当过河南布政使的杭州人应朝玉故宅在此而得名。

两浙自古为要地,其执政官也非比寻常。元代《天下同文集》说:“两浙东南上游,襟江带湖,控扼海外诸番。贸迁有市舶之钱,岁入有苏湖之熟,榷货有酒盐之利,节制凡百余城,出纳以亿万计,实江南之根本之地。”

因此能在吴山脚下的浙江布政司当方伯,当属能臣干吏,且升迁机会很大。

据记载,明成化十一年(1475),有一只野鹤在布政司上空不停鸣叫,然后降落在当时浙江右布政使杜益之所住的庭院内。此后,这只鹤早出晚归,居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众人都觉奇怪。

有情商较高的属下就对杜方伯说,鹤乃祥瑞,自从你来浙江,政绩斐然,和气致祥,鹤之来也。且鹤为羽族之宗长,绣于一品文官袍服,不正预示着你大好前程(当时布政使为从二品)?杜方伯大喜,当即在院中盖了座来鹤亭,并让人写了篇《来鹤亭记》。

浙江布政司因门对吴山,生态环境、自然景色都相当不错。当值班官员站在紫薇楼上,沐浴着吴山天风,望着山前飞来飞去的野鹤、白鹭,不免踌躇满志。有官员曾作诗曰:“侵晚来从杜若洲,晚风吹过紫薇楼。水田漠漠翻晴雪,尘海茫茫点白沤。终日往来如有约,随时啄宿永无求。清班高处君曾立,未必吴山得久留。”

清代杭人孙麟在《秋啸堂诗稿》中有首《藩署闲步》,描述了在紫薇花盛开的夏末秋初,布政司内的景象:“骤雨涤烦暑,好风生夏凉。披襟偶独往,双墀恣远望。吏散两廊静,衙深甬道长。乱阴交树黑,晚照抹山黄。归鸟冲烟入,鸣虫借草藏。秋生四照阁,人立紫薇堂。徙倚复瞻眺,自觉惬衷肠。”

在南宋的《京城图》上,布政司这个地方原为秘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版本馆,专门收藏各朝皇帝御书、信史及古书典籍、名画、祭器等重要文物礼器。有意思的是,这里还有过一台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铜浑仪。

因作为观测天象的北宋国之重器浑天仪,在宋金战争中,被金人抢去。于是在南宋绍兴年间,内侍邵谔负责重新制造了两台颜色如银似玉,十分精美的铜浑仪,一台用在司天台,一台就安装在秘书省园内一座高二丈一尺的浑仪台上。不知这是否就预示着八百年后,这里将会设立紫薇园坐标原点?

可惜的是南宋秘书省的藏品后来基本无存,倒是有一口奇怪的南宋大铁缸,一直留存至明清时期的浙江布政司衙门内。这口铁缸,也称铁镬,口径四尺,深二尺余,上宽下窄,放在布政司后乐园北的蓬峦轩前。

据传此缸是当年秦桧烹人用的,也有说是南宋时的浴缸,反正有点邪门,大家都不敢靠近。清乾隆年间,有位方伯的幼子爬进铁缸玩耍,结果得了怪病。方伯一怒之下,令人将石灰倒入缸内,浇水使之沸腾,此后就再也没有怪事发生。

卑微小吏守土有责

浙江布政司衙门另一古老而奇特景物,就是大门外的百狮池。

据说百狮池与衙门内的紫薇堂、紫薇楼一样,均为沿袭旧制而建。紫薇代表中书省,而百狮则代表“百僚师师”,出自《尚书》之“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意思是百官都能相互学习、恪尽职守的话,便可成就各项政绩。

据明代《西湖游览志》所述,这个方形、中跨一桥的百狮池可能始建于宋、元时期,因其围栏上有九十九只石狮子,故名。门外有池不稀奇,奇特的是这个老池子里发生过的故事。

据说清嘉庆年间,有一次布政司内的下水道堵住了,疏通时发现一具盗贼的尸体,卡在通往门外百狮池的下水道里。那盗贼夜间从百狮池潜入下水道,钻进藩司金库盗得银子,企图从原路返回,但因负重游不动而淹死于此。

当时的方伯得知此事后,想了个狠招,命人从太湖买来几十只凶猛的癞头鼋,饲养在百狮池里。这癞头鼋每只有百来斤重,尖牙利齿,逮住东西就咬,再也没人敢下到池里,金库也从此安全。

杭城百姓也对百狮池里的这些“库管鼋”很感兴趣,经常往池里投掷麻球、粽子、油条等,引得大鼋纷纷跃起争食,水花四溅,成为当时杭城一景。《武林杂事诗》里有《百狮池饲黿》一诗描写这些威猛尽责的“库管黿”:“百狮池上投麻球,大鼋负壳水面浮。庞然穴居有何用,管理银库司责重。公私一例到口吞,天光不见水底浑,水底防虞惟尔好,库门还藉狼当道。”

辛亥革命后,浙江布政司及其大小官员,全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其中有位金库库管员,为光复后杭州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旧藩署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据钟丰玉的《光复杭州回忆录》记载,革命胜利后,首任都督汤寿潜发布了一系列公告,其中一条是免除浙江全省一年的钱粮税金。这条带有理想化色彩的公告一发出,立即给刚成立的新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军饷、抚恤以及政府运作的经费均无从着落,眼看军心不稳、社会动荡,新主政者束手无策,心急如焚。

此时,原浙江布政司一位姓颜的金库老库管员,自光复后就寸步不离,严守着金库。当他听闻汤都督就职,财政厅成立后,就立即向军政府禀报,请都督府命财政厅马上派人到库盘查接收。

经盘查,当时布政司积存库银二十五万两,其银均为每锭五十两的元宝,大箱装一百锭元宝,次箱装五十锭元宝,总计装箱元宝共有五千锭,还有堆放在地上的银元、铜元,约计三万余元。

这批银两当时为政府解了燃眉之急,为光复后杭州城的维稳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老颜虽只是旧藩署里一名卑微的小吏,甚至连全名都没留下,但其“守土有责”之品格,令人敬佩。

杭州光复次年,浙江陆军测量局就在旧藩署后院,紫薇楼旁的紫薇园里成立,之后在此设立了坐标原点。有趣的是,当时在天文方位角的测量中,北极星(紫微星)就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妙的巧合。

明清时期,吴山的西北面,除了布政司,还有位于其西侧,掌管全省科考的学政署、掌管军事的都司署;北侧有掌管粮食储运的粮道署、掌管织造御用袍服的织造府和织染局(今红门局);再西有掌管全省盐务的盐运司、杭州府学、孔庙以及杭州府衙,仁和、钱塘县衙等,因此该地块是当时浙江省及杭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社会人文方面来说,在此设立坐标中心原点,也是有道理的。

自1995年延安南路开通后,此地的老建筑基本无存,除了一些老地名如旧藩署、红门局、紫薇街等还留存外,只有紫薇园原点算是最古老的标志了,这个中心点一直“守土有责”,忠心耿耿地服务着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