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谷一线蹲点

人工智能如何推进病理诊断技术? 智微信科的十年征战路

2024-09-06

文/何文静

近日,杭州智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陆炬在等一张证,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款医疗器械的国内NMPA注册证。

这距离公司首款产品——人工智能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诊断系统拿到NMPA注册证,正好过去三年。“相比首款产品多年的漫长研发时间,新产品的研发速度已经相当快了。”陆炬说,“相当于我们摘取了细胞病理学领域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时光回到2013年,智微信科的创始团队偶然接触到一位细胞形态学专家。对方提及,该行业非常辛苦,他每天要诊断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病例,需要长时间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髓涂片,对涂片上的细胞进行分类统计,效率较低,对眼睛的伤害也非常大。

“我们当时就觉得,也许可以用图形算法的方式,也就是人工智能,来帮助专家解决诊断问题。”陆炬回忆道。从研发图像分析软件的想法萌生,到2016年成立公司,在软件、算法和硬件方面共同发力,智微信科团队经过无数次失败,最后应用焦平面对焦算法,相机在不同物距快速采集百余张不同清晰度的图片,将不同图片最清晰的区域进行融合,对一张玻片的拍摄次数达到数亿次,从而形成清晰的细胞影像。

而在软件方面,智微自主研发WSI特征提取算法,实现了细胞分类神经网络的在线学习和更新,目前已实现细胞系识别准确率90%以上。

据悉,这套系统仅需10余分钟,就能将骨髓细胞形态学物理涂片全自动生成数字化电子涂片,结合人工智能细胞识别算法,进行细胞识别与辅助诊断,并以数字化图片形式存储数据信息,产生专家级经验库,为每一份检测提供专家级建议,真正达到临床应用要求。目前,该产品获得15项国内发明专利、3项PCT国际发明专利,已销往全球。

2020年5月,智微信科作为院士项目被引进到萧山湘湖。

“人工智能在细胞病理领域的应用,需要和前端产业链结合,包括样本的采集、玻片的制备等一系列流程,打通全产业链。我们已经在做这件事情,希望降低临床应用的部分成本。”陆炬说,这是“中国视谷”在杭州落成时,团队特别兴奋的原因,“我们特别希望,配套的产业链能集聚到浙江。”

据悉,智微信科团队后续希望能通过构建三维细胞形态的方式,清晰呈现细胞内部结构,真正实现精准诊断,这也将颠覆传统的诊断标准。